筆下風雲:此消彼長 因果報應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爐,正當香港、深圳、廣州還在爭論誰是龍頭之際,深圳用數字告訴你,小弟弟已超越老大哥香港。香港去年經濟總量折合人民幣二萬四千億元,被深圳以二百多億元首次拋離,加上創新科技比香港領前,誰是大灣區龍頭,不言自明。

當然,包括港府高官在內,沒有多少香港人會承認自己比不上深圳,前任和現任特首甚至強調香港是粵港澳龍頭、一帶一路帶路人,壓根兒不將內地城市放在眼內,尤以金融和法制方面的高高在上感覺最為明顯。然而GDP足以說明一切。一九七九年,深圳GDP不足兩億元,只是香港的百分之○點二,改革開放四十年後的今日,深圳GDP翻了多少番?更別說變身「中國硅谷」,華為、騰訊等科技巨擘都將總部設在深圳。反觀香港口口聲聲發展智慧城市卻毫無寸進,與深圳創科比較,只是牙牙學語的BB而已。

所謂會吵的孩子有糖吃,無可否認,中央為了安撫港人的反中情緒,在照顧香港方面無疑比照顧其他城市花更多心思。有傳媒統計,「香港」出現在《綱要》的數目有一百零二次,「澳門」出現九十次,「廣州」和「深圳」分別只有四十一次和三十九次,並且用超過另外三個城市的兩倍篇幅,論述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等。中央如此厚愛,早就引起內地部分輿論不滿,認為不應繼續哄着香港,否則只會把香港這孩子慣壞。

這樣說並非無的放矢,香港年輕人目中無人,大搞港獨;洋奴漢奸賣港求榮,興風作浪,正是中央一直沒有端正主人家的態度、沒有對反中亂港集團嚴懲所致。中央的厚愛沒有換來港人感恩,反而令港獨和反華勢力野蠻瘋長,加上港府無能,不思進取,一味自我感覺良好。結果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港深此消彼長,一切都是因果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