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撥款逾六億元分階段翻新二百四十個公廁,佔食環署轄下約八百個公廁的三成。除改善硬件外,食環署會在每區成立徹底潔淨公廁小隊,加強清潔公廁,預料每年額外需六千萬元。
香港公廁的衞生情況為人詬病,內地有媒體甚至用「香港雖然是美食天堂,卻是廁所地獄」來形容。筆者所屬政黨公布全港十大公廁黑點,榜上多個公廁都位於旺區,公廁問題大致可歸納為三大類:衞生欠佳、消耗品未及補充,以及設施損壞。
公廁的衞生情況會影響香港的旅遊城市形象,為旅客帶來負面印象。相信不少市民人有三急時,寧願到商場或回家解決,如非「忍無可忍」,都會對公廁敬而遠之。本港「廁所地獄」臭名遠揚,但政府多年來未有決心改善。
翻新公廁改硬件、善用科技、加強管理,缺一不可,不是單單用錢翻新就可以解決問題。廁所重要的是乾淨衞生,外觀不用奢華,但地板、坐廁等都必須乾爽,抽風系統亦要運作良好,確保廁所沒有異味。
食環署在公廁管理上應該訂立一套標準,規定清潔人員採用的用品、清潔時間,並以表格記錄每次工作,相信可提升公廁的清潔成效。有關當局更可成立評選活動,選出最潔淨的公廁,表揚該公廁的清潔員工,以收鼓勵之效。
公廁的環境衞生亦有賴市民齊心協力維護,希望所有人都養成良好的用廁習慣,如廁後沖廁、保持地面清潔,為香港培育出「如廁文明」,令本港的城市文明能避免蒙上污點。
「廁品如人品」,廁所乾淨與否,最大責任是用家,即使在廁所如此私密的空間,沒旁人的指點或監視,亦要保持個人修養。政府應該加強宣傳,培養如廁文化,市民和旅客更須提升使用公廁文明水準,約束自己的如廁行為,做到文明如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