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假期轉眼結束,打工仔收拾心情上班,港府亦要為即將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做好準備。在高官刻意大吹淡風之下,稅務團體亦來湊熱鬧,估計今年財政盈餘只有四、五百億元,反對無差別派錢。社會上下同聲唱淡,無非想降低市民期望,為刻薄寡恩的守財奴政府製造下台階。
眾所周知,港府於上個財政年度錄得破紀錄的一千四百億元盈餘,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以「理財新哲學」為由拒絕全民派錢,結果激起滔天民怨,不得不跪低推出「關愛共享計劃」補漏拾遺,無奈廢官本色難改,因為安排混亂、手續繁複、費時失事,派錢派到天怒人怨。稅務學會前會長王銳強昨日批評,派錢做法太複雜,不贊成年年派錢,建議政府全面檢討稅制,加大免稅額,簡化扣稅安排,並投資在醫療、安老及房屋等方面。
類似說法並不新鮮,早前行會成員兼立法會議員黃國健亦曾提出以「精準扶貧」代替「大派錢」;陳茂波更多番強調環球經濟不穩,要做好「撐企業、保就業、穩經濟」,擺明叫市民繫好安全帶,不要指望港府大手筆派糖,更不要指望全民派錢。
其實,經濟周期有起有落,有升有跌,正常不過,沒有人反對審慎理財,也沒有人反對量入為出,但凡事必須靈活變通,因時制宜,適可而止。須知港府坐擁過萬億元財政儲備,富可敵國,即使今個年度財政盈餘減少,並不代表沒有盈餘,何況盈餘多寡,對香港根本沒有影響。港英年代一直以十二個月政府開支作為財政儲備的指標,而目前的財政儲備已足夠港府運作數年,在這樣的情況下,高官仍不斷強調財政儲備愈多愈好,恰恰暴露其無知與無能而已。
也許有人會說,派錢只能收一時「沖喜」之效,不能解決長遠問題。沒錯,派錢確實解決不了長遠問題,但除此以外,港府還能做甚麼呢?還有甚麼作為呢?對基層市民而言,有錢派總好過無錢派,甚至是久旱逢甘露;對中產市民來說,一視同仁派錢,總好過厚此薄彼、分配不均。畢竟財政盈餘再多,儲備再豐厚,鎖在夾萬也不過是數字遊戲,沒有意義。
最諷刺的是,港府庫房水浸,貧窮人口卻有增無減,目前已達一百三十多萬之眾,貧窮率逾百分之二十,平均五個港人一個窮,在職貧窮、老年貧窮、跨代貧窮愈演愈烈。港府愈扶愈貧,證明有錢也辦不了事,扶貧措施徹底失敗,甚至連最貧窮的長者都要打劫,推出虐老政策與民為敵,這不止是香港的悲哀,簡直是香港的恥辱。
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本港社會問題千頭萬緒,民生維艱,港府既不懂得投資未來,更不懂得將產業做大做闊,一味守着金山銀山而無所作為,甚至胡作非為,倒不如效法澳門政府年年派錢,起碼能讓市民消消氣。車公靈籤警示港府切勿「話梅止渴、畫餅充飢」,倘財爺繼續裝聾扮盲,財聚民散的下場必然是港府施政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