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貨客問題持續困擾本港,年近歲晚更是猖獗,最近發展至水貨集團租用私人屋苑單位擺貨,住客無日安寧。正因為港府對水貨亂象闊佬懶理,由疏導至執法皆放軟手腳,造就政客藉此挑起中港矛盾,爭拗無日無之,可謂罪大惡極。
新界北區向來是水貨問題重災區,拖篋客擠滿大街小巷,引致阻街、衞生、交通和治安問題,港府過去曾多次採取打擊行動,例如將違反用途的工廈單位釘契;又如警方聯同海關、入境處及食環署於深圳灣口岸捉拿干犯「無禁區證進入禁區」的水貨客。奈何每次執法都是一陣風,不旋踵問題又死灰復燃,與其說是嚴打,不如說是敷衍。
最令人側目的是,水貨集團不僅入侵工廈,連「十大屋苑」之一的天水圍嘉湖山莊也告淪陷,被人租用單位當作水貨倉庫,過百陌生男女每天從早到晚拖篋在單位出入,居民苦不堪言。水貨客接貨後乘坐小巴到深圳灣口岸過關,本地居民因此耗費大量時間候車,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區議員曾向警方反映,惟警方到涉事單位查問後竟界定為「誤會」,引述戶主指單位訪客全屬親戚而不了了之,簡直侮辱正常人的智慧。
事實上,港府對水貨客氾濫成災熟視無睹,警方對水貨亂象又不作為,已成了政客挑撥中港關係的最佳藉口。可以看見,連續多個星期都有光復團體到上水狙擊水貨客,連正常的內地旅客也遭受池魚之殃,更有政黨發起遊行要求港府取消「一周一行」。其實,早有統計指出,每天活躍在港深各口岸的水貨客中,香港人佔六成,內地人只佔四成,可見水貨問題並非單純由內地客引起。港府踢一踢、動一動,從來沒有在根本上認真解決問題,中港矛盾再次升溫,豈是無因。
有需求就有市場。水貨活動之所以歷久不衰,主要因為內地居民對外國貨品有需求,只要有利可圖,就有人趨之若鶩,不管當局如何禁止,如何打擊,終究治標不治本。本來,港府多年前提出將內地客分流到邊境購物城,不失為解決人滿之患的可行之法,奈何議而不決,拖拖拉拉,到了購物城落成,內地客早就興趣缺缺,結果購物城十室九空,水貨亂象依然禁之不止。
說到底,香港自詡旅遊之都,趕客行為只會自毀長城。港府必須痛定思痛,一方面加強分流措施接待旅客,減低對市民的滋擾,另一方面聯同內地執法部門嚴厲掃蕩,持之以恒。任由心懷不軌的政客繼續拿水貨問題說事,最終只會自討苦吃。
當然,解鈴還須繫鈴人。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本來不缺乏任何產品,只是社會道德敗壞,奸商唯利是圖,當局監管不力,才導致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令人信心盡失,惟有轉而購買外國產品,這正是水貨活動屢禁不絕的真正原因。由此可見,加強監管,提升產品質素,令人對「中國製造」恢復信心,內地居民不再一味追求洋貨,這才是杜絕水貨亂象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