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扶貧做騷變扶富 官員歸咎三座山

上海浦東新區政府春節前在網上晒官員慰問困難戶的消息,結果被網友發現,困難戶彈奏時用的鋼琴,疑為德國原裝進口、價值三十八萬餘元的某品牌;其他困難戶家中亦出現水晶吊燈、紅木家具,立刻輿論嘩然。

地方政府 搶着變窮

面對外界責問和質疑,當局回應稱,困難戶家中的鋼琴並不是網友所說的三十多萬元進口鋼琴,而是二手日本鋼琴,又指鋼琴貧困戶一家三口就靠父親打工的收入來維持,一個月只有五千元左右。但網民完全不買帳,更指貧困戶的住宅,按現有上海樓價都價值千萬元。事件令人聯想到不久前揭發的山西國家級貧困縣貧困戶有豪華汽車一事,可見扶貧變扶富、扶貧變扶貪這一現象,全國各地普遍存在。

國家審計署早前發布一組數字,在對一百四十五個貧困縣審計的報告中,涉及約四十億元資金落入貪官手中變為「扶貧」款,但很多真正貧困的家庭卻得不到援助。另一方面,來自中央的大量扶貧資金,反而滋生了地方政府「搶着變窮」的怪現象,因為被列入名單後,他們每年就可得到高達五十億元補助;而不少地方政府一旦拿到了資金,不是將扶貧款挪用私分,就是浪費在形象工程上,而非協助民眾脫貧。

上海去年GDP超過三萬億元,甚至連浦東新區的GDP都突破萬億,當地戶籍的居民應當早已實現小康,扶貧只是當地政府的形象工程,為了製造扶貧政績而隨意尋找貧困戶,以致年收入六萬元都算貧困戶。當局此舉,不過是因為中央要求明年全國實現消滅赤貧目標,可以表白扶貧政績而已。

其實,上海作為中國最發達的一線城市,完全沒有必要去為扶貧而人為製造貧困戶,與其扶貧造假拚政績,不如多支援西北、西南貧困地區,不如改善外來人口就業、教育、醫療困境,例如多製造些就業機會、多建設些廉租房等。事實上,上海近年發生多宗報複社會案件,與外地人口生活艱難不無關係。

面對輿論對上海貧困戶的質疑,浦東官方最終解釋稱,涉事兩戶居民因家中有人患病而貧困。這也許是官員們用來搪塞民眾的藉口,卻無意中道出了時下內地社會的真實狀況。當下中國,權貴揮金如土,極盡奢華,而窮人背負教育、醫療、住房「新三座大山」,度日如年。有人一頓飯豪花幾萬元,而貧困山區的不少學童每天只能吃黃豆蒸飯,不少偏僻地區的孩子上學仍然要滑吊索、爬天梯,生死只在一線之間,中國亮麗的經濟成就,彷彿跟他們完全無關。

尤其是,辛辛苦苦十幾年,一病回到改革前,「看不起病」已成為目前內地民眾最大的痛處之一,也是無數底層家庭無法承受之重。早前有報道指,中國農村有四至六成人口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貧。在西部地區,有六成以上患病農民死在家中。無錢治病厭世輕生悲劇亦頻頻上演。

顯然,上海扶貧變扶富現象,無意中亦對扶貧領域敲響警鐘。要實現十九大提出的二○二○年消滅貧困目標,不剷除「新三座大山」,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