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義執言:一橋一路的機遇和挑戰

旅發局公布,去年訪港旅客突破六千五百萬人次,按年增加逾一成,其中來自內地的旅客首次突破五千萬人次。而在十一月至十二月間旅客量急增逾兩成,明顯是受惠於港珠澳大橋和高鐵兩大基建通車,吸引更多內地旅客來港觀光。

「一橋一路」加快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形成,兩地有更密切的交往,內地短途旅客將會與日俱增,對本港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最近內地旅客頻頻到訪非傳統旅遊區及大學,已讓當區居民及學生有不滿。政府和業界要迎接「一橋一路」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需要打造更多遊客專區,把旅遊區與居民區分隔開來,做好分流,兼顧旅遊業發展和居民生活。

政府於前年十月公布《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其中一大策略,是培育及拓展具本港及國際特色的旅遊產品及項目,迎合不同客群的喜好,目的正是把旅客分流到本港不同地區,從而減輕旅遊旺區的擠擁情況。

大灣區旅客經大橋訪港,率先到達的是大嶼山,大嶼山的面積是香港島的約兩倍,區內有迪士尼樂園、昂坪360等著名景點,是建設遊客專區的理想之地。另外,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亦有潛力發展成為遊客專區,政府應完善人工島上的觀景平台,並設立購物區及食肆,將大橋打造成既是交通基建,亦是旅遊景點,相信可以吸引旅客停留人工島觀光,減輕東涌的遊客壓力。

除此之外,香港區區都有特色,可以在各區推廣文化及古蹟旅遊景點,深水埗、灣仔、西貢、沙田等地都可以推展不同的文化和創意旅遊項目,發揮吸引、分流旅客的效果。

以陸地面積計,香港有三十多個澳門大。但去年澳門接待旅客超過三千五百萬人次,已達香港去年接待旅客數逾五成。僅此而言,香港沒有理由不能擴大旅遊業容量,政府應好好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