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動脈異位運動隱性殺手

來到二月,又有多個大型長跑賽事接踵而來,然而,冠心動脈異位這位「隱形殺手」,專揀此類中高強度運動落手,經常釀成悲劇。有心臟中心分析五年間接受血管造影電腦掃描病人的數據,發現逾一萬人中有約百分之一人有冠心動脈異位問題,更不分老幼分布於青年至老年層面。心臟科專科醫生提醒,冠心動脈異位屬先天性也屬隱性病,可在全無病徵下增加猝死風險,建議跑手參加長跑前應先接受身體檢查。

冠心動脈異位或許對普通患者風險較低,但熱愛長跑及馬拉松的人需加倍注意。四十五歲的吳先生有十年參加馬拉松經驗,不吸煙、沒「三高」等心臟病高危因素的他去年二月在日本跑馬拉松時暈倒,導致額頭及嘴角受傷。

馬拉松好手換血管重生

由於很快甦醒,吳起初只懷疑是中暑或脫水,但一個月後在日本另一場賽事又突然失去知覺,昏倒在地,當地醫護人員更一度發現他沒了脈搏,要立即電擊才搶救成功。返港後,他確診右冠心動脈異位,需立即接受開胸手術重新置換右冠血管的出口。

仁安醫院心臟中心總監李少隆表示,冠心動脈異位是先天性心臟病,由於血管異位,導致冠心動脈夾在大動脈及肺動脈之間,運動時便會受到兩條大血管的擠壓導致心肌缺血,增加猝死風險。李指,冠心動脈異位要透過血管造影電腦掃描發現,一般人患上冠心動脈異位出事風險低,但經常進行中高強度運動人士,因血管被兩條動脈夾住,血管不能供應至其他器官,風險會較高。

該院曾研究冠心動脈異位發生機率,分析約一萬名一三年九月至一八年三月在該院進行電腦掃描心血管造影病人的報告,發現九十八人有冠心動脈異位情況,患者平均年齡五十三點六歲。至於吳先生,他在術後狀況良好,血管維持正常供血,可繼續跑馬拉松,但會留意自己的心跳是否正常。

記者 林祐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