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上:民意支持 有言在先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報告建議政府優先發展八個短、中及長期土地供應選項,政府至今仍未公開逐一回應八大選項的跟進工作,取而代之是昨有政府高層稱,小組報告很多意見與政府脗合,並突然爆出對報告「照單全收,這未必是一個負責任行為」的言論,令土地大辯論的成果蒙上陰影。

正如土地供應小組主席黃遠輝有言在先,今次報告是整合廣泛公眾意見,糅合大量量化數據和質化意見,看不到政府只會選擇性地落實某些選項。

黃遠輝的「打開天窗說亮話」,以平常人聽得懂的說話來演繹,就是既然土地大辯論是在沒有預設立場,加上廣泛公眾參與而得出的主流民意的情況下,政府沒有空間對報告內容「逐個斟酌」。事實擺在眼前,政府若未能全數落實報告建議,外界肯定會追問為何,甚或尋根究柢當中是否包含不能說的原因。因此,在政府的「原因清單」,看來只有技術及成本這因素,才可以是「見得人」的理據,否則,這不但會令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白忙一場,更會進而令政界人士「心有戚戚然」,原來盡心盡力,四出奔走甚至成為示威者「圍攻」的對象,最後結局是可能「用完即棄」,有辱無榮。

再細看報告內優先發展土地供應的選項,除局部發展高爾夫球場極具爭議,另一個各界金睛火眼睇實的內容,必然是未來的填海範圍,事關今次報告其中一項土地選項建議是香港中部水域填海約一千公頃,黃遠輝公開提示政府,不能說社會支持填海一千公頃,就等於支持政府提出「明日大嶼」願景填海一千七百公頃。

政府會堅持己見,還是信納小組提出有民意基礎的填海方案,

就看高官的政治判斷,惟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甚麼方案,政府都要全速前進去推動,否則年復一年的長遠房策進度報告,都是「唔夠數」,距離目標單位數目愈來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