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五十年以上的長遠目光,此人不適合從政,從政也不適合當一地的領頭人。回想我年少時,在任的國家領袖如戴卓爾夫人、李光耀等,都被評為具百年目光的政壇巨擘。如今世界變了,不少從政者鼠目寸光,雙眼只會盯着數年一屆的選舉,百年、五十年對他們來說是太遙遠了。
君子之德,貴乎移風易俗,我們最該在乎者,不是一時一地的禍福窮通,而應是整個社會未來幾代的民風、民志。只要民志不失,短期內的困局不足為慮,若為解決短期問題而破壞社會的長遠風尚,乃智者所不為,這樣的父母官不適合當下去。
特區政府愈來愈變得目光淺窄,為撫順民意,為討好公屋輪候冊上的市民,竟不惜挖肉補瘡,將公屋與私營房屋的比例由六比四擴闊至七比三。單是比例上的改變不是大問題,最大問題是私樓的實際供應量將急速下滑,可能會由每年二萬伙減至一萬三千伙。往後的香港,入住公屋會比前容易,購買私樓將愈趨困難,向上流之路變窄,向下流之路漸寬,我想問,特區政府是想將香港變成「下流港」嗎?
政治投機者或者會得其所哉,在短期內贏得掌聲,稱揚你是如何關顧弱勢社群。但我們過去最引以為傲的特質將逐漸褪色,循此路往,五十年後的香港恐怕已不再是香港。獅子山精神是講同舟共濟,但不是提倡人人等待接濟,相反,應是鼓勵我們「理想一起去追」,個個奮力上游,共建富足人生。
香港公屋是為相對較貧窮者而設的,說白了,你要夠窮才能申請入住。未來獅子山下的私樓既然愈來愈難「上車」,大家必將爭相下流,這種歪風恐怕要禍延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