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香港學生前往內地升學,而且預計未來的數量將會持續上升。雖然同為神州大地,但每個省市的文化均不盡相同,可謂各處「城市」各處例。與其說是內地與香港有差異,實則更多可能是南北之間的不同。每當有些港生回來探望,總有些富有趣味的見聞,正正是他們體驗「國情」的親身經歷。
在內地學習,首要克服的可能是語言障礙。在開學前,許多港生可能會有種錯覺,就是內地生都會說着標準普通話,但實質來自不同省份的同學會有各處的口音。尤其是在北京,全國各地的學子均齊集於首都,說話風格與用字都會有所不同。例如,河南人喜歡用「中不中」來說「行不行」;東北人喜歡用「整」來代替一系列的動詞,包括辦、吃、煮、倒等……就算是同一物件,叫法也不盡相同,好像香港常用的「電掣拖板」,可能會是排插、插排、接線板、電排等……總要花點時間加以適應。
口語是一方面,書寫又是另外一回事。對於大部分港生來說,閱讀簡體字基本上不是很大的問題,但如何書寫也是需要一段時間學習。入學數個月後,往往就到期末考試,未必能即時改變書寫習慣。雖然教授通常會容許台港澳學生書寫繁體字,但行書速度一定會被內地生比下去,加之閱卷員未必真正辨識到手寫的繁體,最終可能是低分收場。故此,在第二個學期起,也許需要認真學習書寫簡體字。還有,應該許多香港人也不知道,在內地簽署文件,有些機構是不承認草書或「自我風格」的簽字,而是需要整整齊齊地書寫自己的簡體姓名。
起居方面,就更顯出南北的差異。北方部分的大學,那怕是知名的院校,即使是設施再新穎也好,但配置也跟南方不盡相同。例如,有些宿舍使用中央澡堂,與住所可能有數百米之遠的距離。對於南方同學來說,習慣每天需要洗澡一次,在隆冬之中就可能只有他們仍願意出門。在漫天風雪下,披着厚厚的禦寒衣物前往澡堂,之後又頂着零下十數度的天氣走回宿舍。入屋之時,偶然會發現剛洗完的頭髮,已結成條條冰柱,需要貼在暖管旁加以融化。
有些生活細節,內地也許會比香港更為先進。一般內地同學習慣使用網購,足不出戶地購買日常用品。電子支付也是近年的趨勢,現在幾近不再使用現金交易。另外,不同大學的校園會有獨自的電子系統,水費、電費、網費、印刷、就餐等,均以統一帳戶結算,用起來會比較方便。當然,部分地方仍會有不足,偶爾一份文件需要跑數個部門才能處理,但這種情況已陸續減少。
事實上,聽到這些內地港生的經歷後,覺得有趣之餘,也感到內地與香港開始有更深一層的融合。不管之後留在內地發展也好,還是回港就業也好,他們的經歷正正就是對當今「國情」的認知,是實實在在地將兩地磨合起來。有時我會認為,現時內地與香港偶爾出現矛盾,是基於各自的不了解,亦沒有一個渠道加以梳理。這些青年願意前往祖國學習,同時也將香港的一面帶到內地,是一種使兩地得到交流的機會。現時,香港定位為「超級聯繫人」角色,固然需要廣闊的國際視野,但同時亦需要對「國情」有充分的了解。否則,當與世界接通後,反而無法跟國內接軌,不就情何以堪嗎?
我相信,內地港生當中不乏優秀的人才,是香港需要的人力資源,能夠撐起兩地溝通的重要橋樑。只要透過內地和香港持續多方面的溝通,官方或民間也好,文化是可以共融而彼此包容。畢竟青山擋不住,兩地只會日漸融合,不必要的衝突或誤解是完全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