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通車已漏水 大型基建豆腐渣

都說十年磨一劍,無能港府卻是二十年也磨不到一劍。早於九十年代已經提出的中環及灣仔繞道工程,由構思到拍板再到動工波折重重,好不容易延至本月底至明年初終有望通車,卻又「臨天光瀨尿」,被踢爆多處地方出現嚴重滲漏,須進行緊急維修,會否令通車時間一延再延,無人說得準。

中環及灣仔繞道以及東區走廊連接路工程,由構思到興建前後花了二十年時間,期間因為填海及司法覆核爭議,令工程險些胎死腹中,直至九年前才正式動工,造價亦由最初估算的八十億元暴增至三百六十億元。可惜慢工出劣貨,銅鑼灣避風塘底下隧道段被揭發有多處嚴重滲漏,隧道管壁底下的石壆及牆身布滿大小水漬,有些足有數平方米之大,地面更出現大水氹。更駭人的是,隧道天花英泥沙塗層竟出現孔洞,洞口銹迹斑斑,顯然是長時間滴水造成。屋漏偏逢連夜雨,近北角方向新建的東區走廊隔音屏,試水期間亦出現滴水。一而再、再而三,工程質量欠佳,已是鐵一般的事實。

對於繞道出師未捷已漏水,路政署例牌輕描淡寫,並以「部分隧道深入地底或海床,地下水有可能透過接縫滲出」,將監管失職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類似一幕並不陌生,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在通車前夕,車站及隧道同樣被揭發處處水漬,甚至結出鐘乳石;沙中線兩條在建的鐵路隧道亦發現大量地下水滲入,最後須鑿開滲水部位檢查。當時路政署也是搬出類似藉口,聲稱有關工程難以做到百分百防止地下水滲漏。人們不禁要問,紅磡海底隧道啟用幾十年未聞大面積漏水,難道它不是深入地底或海床嗎?至於不涉地底工程的港珠澳大橋旅檢大樓天幕同樣淪為「水簾洞」,當局又有甚麼可以賴呢?最怕今次繞道漏水並不尋常,若鋼筋遭銹蝕危及結構,後果不堪設想。

事實上,本港大型基建不僅延誤超支成為常態,「水簾洞」奇景更是屢見不鮮。上至國家級跨境基建,下至千億鐵路工程,以至政府總部、啟德郵輪碼頭甚至各區港鐵站,只要是回歸後落成的建築物,漏水已是慣例,如果不是承建商施工馬虎,港府監管兒戲,還會有其他解釋嗎?每有事故發生,港府高官總擺出事不關己狀,甚至揚言「看報道才知道」、「懲罰工程人員會為他們帶來壓力」,將監管無能視作理所當然。由特首到司長,由司長到局長,由局長到署長,個個無心無肺無靈魂,基建醜聞長爆長有又何足為奇。

說到底,香港基建醜聞層出不窮,沒有最醜,只有更醜,癥結在於官官相護,獎罰不分,問責制蕩然無存。例如前任水務署署長未有因為鉛水危機受罰,反而獲頒獎章;又如輿論狂轟的沙中線醜聞,港府對涉嫌偷工減料的承建商沒有半句譴責,遑論制裁。至於監管失職的官員更恍如有免死金牌,笑罵由人,好官我自為之。豆腐渣工程遍地開花,香港日益沉淪,證明港人治港徹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