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通俄調查 變數仍多

美國政壇傳出消息,指總統特朗普將提名老布殊年代的前司法部長巴爾「回鍋」重掌司法部,接替早前被狂人炒魷的塞申斯;一旦巴爾的任命獲國會通過,將負責監察有關特朗普團隊的通俄調查。

有輿論質疑巴爾能否頂住狂人的壓力,讓米勒的調查工作免受干擾。事實上,他曾公開撰文強調總統的行政權力,對於有意特赦多位關鍵證人的特朗普而言,巴爾的言論正中下懷。另一方面,巴爾支持炒掉聯邦調查局前局長高銘之餘,認為與其調查特朗普通俄,不如調查希拉妮被指在擔任國務卿期間,涉及俄羅斯能源公司收購北美產鈾公司的醜聞。當然,最重要還是,巴爾曾批評米勒團隊部分成員與民主黨關係太密切,跟狂人抹黑米勒有「政治偏見」的言論若合符節。

可以肯定,民主黨參議員將為巴爾任命設置重重關卡,問題是人們很難簡單地將巴爾定性為特朗普的支持者而予以否決。恰恰相反,巴爾幹過四年司法部長,經驗毋庸置疑,更何況巴爾曾領導列根時代「伊朗門」醜聞的司法部獨立調查,儘管最終老布殊特赦了部分涉案者,但調查工作仍能在沒有干擾下完成,這些都讓民主黨人出師無名。說到底,共和黨在中期選舉後在參議院的議席優勢不減反增,備受性侵醜聞困擾的卡瓦諾尚且成功過關,要阻撓巴爾的任命,談何容易。

民主黨的另一個「兩難」是:現時署理司法部長一職的韋德加,在民主黨眼中也不是甚麼好貨色,韋氏新位子還未坐暖,旋即被媒體指稱他曾捲入商業詐騙,並利用自己前聯邦檢察官身份威脅客戶的大醜聞,有民主黨人甚至入稟挑戰狂人任命韋氏的決定違憲。反對派會否「兩害相權取其輕」,勉強吞下巴爾這「苦果」,很快便有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