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流感 按九種體質選服中藥

踏入冬季,預防流感突襲,「打底」有三招。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提醒,可按九種不同體質選用中藥材調理,以增體內正氣,做到邪不可幹,即使平日少病的「平和質」人士也不能掉以輕心。除體質調理,亦可配合穴位按摩促進血液流通,而充足休息及多飲水等生活防護,也有助流感遠離我。

在中醫角度,流感是因身體受外界邪氣入侵而致,有專家將人體體質分為九大類,分別是平和、陽虛、氣虛、陰虛、痰濕、濕熱、血瘀、氣鬱及特稟。其中陽虛體質容易受風寒影響,特徵是畏寒、手腳不溫、小便清長,浸大中醫藥學院建議他們可利用桂枝、白芍、蘇葉、炙甘草等藥材作調理。

生活習慣影響服用量

容易有鼻敏感、風疹、氣管敏感等人士屬特稟體質,可利用銀柴胡、烏梅、玉米鬚、蘇藥等藥材。至於容易感到疲乏,氣少乏力,容易感冒的人士屬氣虛,可用太子參、蘇葉、炙甘草等藥材。體質屬濕熱的人帶有身重困倦,小便短而黃,經常感口苦等特徵,可選用生薏苡仁、茵陳、金銀花、蘆根等。

九種不同體質有不同中藥材應對,但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講師楊君軍提醒,不少人屬混合體質,部分屬先天,部分受後天因素,如飲食習慣等影響,因此服前應向註冊中醫師了解:「藥材唔係糖,唔可以亂食,不同中藥所需分量要按不同體質同唔同生活習慣去決定。」

按壓兩穴位補充正氣

港人生活忙碌,要隨時隨地加強體內正氣同樣有辦法。楊指,有助促進血液流通的兩個穴位,分別是雙手虎口位的合谷及於膝蓋的足三里,按此兩穴有助補充體內正氣,免受風邪入侵。按壓時力度要適中,適時左、右兩邊交換按壓即可,而按壓穴位對休息及運動不足,工作壓力大及腸胃經常不適人士特別合用。

他又指,除調理體質及穴位按摩外,亦要留意生活防護,如在室內要注意通風及換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