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生態災難當兒戲 官商勾結坑百姓

民眾知情權本是社會「必需品」,但在內地一直以來都是「奢侈品」,地方政府視民如草芥,哪裏會顧及百姓安危。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日前爆發嚴重生態災難,洩漏了近七噸化工原料「碳九」,導致五十多人入院,也給當地漁民帶來慘重損失。輿論質疑當局善後不力,官方為了平息民怨,不惜提供虛假數據,被轟是隱瞞事實,企圖淡化事件。

數據造假 掩耳盜鈴

據報碳九洩漏當日,泉港區即瀰漫嗆鼻氣味,很多人頭暈、惡心、咽部不適,部分村民因接觸洩漏物後身體不適入院。與此同時,海面漂來大片黃褐色油污狀物質,魚排被洩漏物腐蝕,海面上漂着死魚。

然而,這一重大安全事故的消息,連日來一直被當局刻意掩蓋,事發後當地官方發出多次環境通報,指「洩漏海域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又指空氣監測站顯示「大氣指標已恢復正常」。媒體質疑有所隱瞞,批評官方數據造假,指有人用高壓水槍在空氣質量監測點附近沖洗,分明是掩耳盜鈴。最終在事故發生五天後,政府才出面澄清,認定為一宗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引發的環境污染事件。碳九是易燃危險品,吸入、接觸會引起眼鼻喉和肺刺激,頭痛、頭暈等;食用被污染過的動植物海產品,還有中毒、致癌風險。

最令人憤慨的是,事件發生後,當地政府不但不公布消息,更花錢在網絡和社交平台上瘋狂刪貼,有意隱瞞事故嚴重程度的行為令民間充滿怨言。官方未及時公布事故訊息,首先是考慮到「維穩為重」,擔心引起當地民眾恐慌,希望大事化小,同時逃避問責,再就是不排除有官商勾結因素,除了維護商家利益,試圖幫企業減低賠償金額,更害怕牽出腐敗案件,例如涉事化工企業碼頭被揭發未經環保評估、驗收便投入使用。

環境污染事故的隱瞞可能會對周圍人員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從而進一步加重事態;發生洩漏的泉港位於福建省沿海中部的湄洲灣南岸,是當地的石化產業龍頭,也因早些年百歲老人多而被譽為長壽之鄉。洩漏事故有可能造成泉港四十萬人的身體遭到傷害。

若只是為了自己被免責而置他人於危險之中,屬於傷天害理之舉。正因如此,但凡危險化學物質洩漏,政府官員只要良知未泯,都應該在第一時間向可能被污染物波及到的百姓發出警示,而不是先考慮給自己免責。

維穩思維 瞞報事故

顯然,內地政府應對災難事故依然停留在維穩思維,認為可以「維護穩定,避免引起恐慌」為由,遲報瞞報事故真相,也不必為受害居民鞠躬道歉,更遑論公共環境賠償。反觀西方國家面對污染事件則毫不留情,例如墨西哥灣發生漏油事故後,美國立即宣布為「國家災難」,肇事的英國石油公司掌門人親赴美國國會道歉,一面被議員罵得狗血淋頭,一面花巨資設立賠償基金。

事實上,內地曾多次發生類似災難事故,例如當年吉林化工廠爆炸污染松花江事件,當局隱瞞多天,最終演變為全球關注的污染事件,大批官員問責下台。古語云「吃一塹,長一智」,但內地地方官員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於是近乎本能地瞞甚至騙。官員們尸位素餐,胡作非為,自然使得內地包括食品藥物、環保等安全防線一再失守,頻頻釀成生態災難。而一宗宗事故,也一再折射出「人禍猛於虎」的事實。

當局若繼續縱容遲報瞞報行為的蔓延氾濫,不但會進一步透支社會誠信、消耗政府公信力,甚至會官逼民反,令民怨如火山爆發。中國百姓大部分是弱勢群體,但都很善良,他們面對貧困,面對上學難、看不起病,甚至政府血腥強拆迫遷,也許都曾忍氣吞聲,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就可以忍受讓他們喝毒水、呼吸毒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