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王評論:勞資談判架構機制必須尊重 政治化割禾青害僱員最可恥

上月廿五日,立法會終於三讀通過修訂法定有薪侍產假條例草案,由三天加至五天,預計明年二三月左右付之實施。

筆者作為在香港突破爭取男士侍產假立法的創始人,對本屆政府履行承諾,在三天侍產假實施一段時間後修法增加日數,透過勞資協商推動共識,以最終實現修改法例,表示歡迎!

對於立法會建制派議員不怕反對派抹黑扣帽子,堅持尊重勞資協商機制,即勞顧會艱辛談判的共識成果,反對泛民反對派議員「抽水」、「割禾青」的破壞做法,表示致敬和讚賞!

對於原本政府的修例建議可在今年中通過實施,讓數以千計的「狗爸爸」一家三口本可有溫馨甜蜜的五天侍產假,若加埋頭搭尾的周末和周日,可共有九天相連的快樂親子日。卻因為泛民反對派議員「死牛一面頸」,為求撈政治資本,執意提出明知沒有任何好的結果的五項修訂,不理曾長期擔任民主黨大腦的、現任勞福局局長羅致光的苦苦勸告。結果導致數以千計家庭迎接新生嬰兒有可能新增的六天幸福被白白斷送了。就此,必須對反對派議員予以強烈的譴責。

泛民反對派議員損害和出賣了工人利益,還厚顏無恥地為自己臉上貼金。說甚麼為工人爭取多兩天,實現七天侍產假有甚麼不對?說甚麼議員提出修訂是立法會的權力,不容閹割;說甚麼政府因修訂通過而收回條例草案是要挾。這三條由泛民反對派議員提出的理據,是正確的嗎?

首先,爭取七天有薪侍產假不是新鮮目標,早在十二年前的二○○六年由筆者透過大量研究後提出。但同時因應勞資關係和香港經濟情況,提出分階段實現七天和循序漸進的爭取策略,做到有理有利有節才能逐步實現,不可能一步登天。所以定三天作起步,發起全港簽名運動,向僱主團體進行大量游說工作,以及每年表彰良心僱主,鍥而不捨地向政府請願交涉,以及在立法會提出討論。終於在五年後的二○一一年成功爭取行政長官曾蔭權答允帶頭在公務員試行,試行兩年後成功立法三天有薪侍產假,全港僱員都可享此突破性的福利。接着才有實施三天後的跟進改良增加至五天的修改法例。為甚麼在這十二年中不見反對派的爭取行動身影?只看到侍產假兩次修例來到立法會時反對派才叫高價出擊「割禾青」,此舉不是政治抽水,又是甚麼?

其次,立法會議員當然是有權提出對法例的修訂,但公眾要問立法會議員運用此權力時是否適當?是否合理?是否有利維護僱員權益?倘若反對派政黨和議員真是有心改善僱員福利,為甚麼不在早期和源頭介入參與?而留到米已成炊的時候才抓住權柄耀武揚威?用心何在?

再者,香港現行行之有效的、全港性的勞資談判平台和架構必須尊重和維護,何況僱員代表是全港職工會一會一票選出來的。勞工顧問委員會就是這樣一個有類似集體談判性質的平台,儘管透過勞顧會爭取改善僱員權益和福利的進展很不如人意,更多時是勞資雙方代表非常激烈的對弈及對抗。但這是迄今沒有一個可取代的勞資談判的法定平台。因此,經勞顧會艱辛談判過程後交到立法會審議的法例,已是過五關斬六將,理應獲得尊重。除非反對派政黨和議員可以拿出一個令全港勞資雙方都可信服和有公信力的勞資談判平台去取代,否則政府提交經勞顧會通過的共識方案,立法會應予理解和尊重。並在此基礎上予以完善,而不是拉倒及破壞。政府尊重勞資協商機制,表明若反對派議員的修訂獲得通過,政府無奈被迫撤回草案的做法,是符合情理法。要挾的不是政府,反而是反對派議員自己。

誰是真心實意、實事求是為改善打工仔女的權益福利奮鬥,不是水上扒龍船,岸上看得見了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