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成為垂危病人的「第二生命」。一名母親在女兒十三個月大時,捐出三分之一肝臟給她,令患先天膽管閉塞的女兒獲重生機會。事隔四年,她憶述當年眼見初生寶寶要做手術兼插滿喉管,形容是「從天堂跌咗落地獄」,感恩自己的器官能拯救女兒,自己亦登記了器官捐贈名冊,望能幫助其他病人。
今天迎來五歲生日的羅凱柔與健康小朋友無異,但原來她出生不久已開始與病魔奮戰。三十歲的母親羅太表示,凱柔出生後四十多天確診患先天膽管閉塞,需做手術把膽汁引流到小腸,十個月大時更因小腸黏連併發腹膜炎,一度昏迷需入深切治療部,更要接受小腸分離手術。由於當時凱柔尚小,不能接受肝臟移植,故到她十三個月大時,羅太才成功把肝捐給女兒。她指,因器官捐贈者實在太少,「自己適合捐就自己捐」。想起當時需花三星期進行檢查,羅太形容「每過一關都好似過山車咁」,幸最終成功捐肝。
另一器官受贈者徐啟洪於九十年代已出現腎衰竭,經歷過一年的洗腎煎熬,「好似畀人吸走啲營養,體力差咗好多」,在七十三歲時接受換腎手術,成為高齡換腎者。現年八十五歲的徐伯透露,當年本港六十歲以上病人幾乎無機會接受器官移植,絕望之下自費到內地換腎,幸而換腎十多年來健康一直穩定。
香港移植運動協會昨舉辦「香港器官移植及透析人士運動會」,共六百多名病人參加,其中四百多人曾接受器官移植,凱柔亦參加了跑步及擲木球比賽。協辦的香港移植學會會長李威廉指出,留意到今年器官捐贈數字較去年同期稍低,其中腎臟移植需求數字較多,盼當局能多與學會合作,宣傳器官捐贈。
出席活動的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表示,現時約有二千人輪候器官移植,指器官移植數字每年有浮動屬正常現象,而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成立十周年,至今超過廿九萬人登記器官捐贈。徐承認當局在捐贈手續、檢查等方面有不少細節可檢討,籲市民及早登記,並把意願告知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