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關節炎抑制炎症指數減患心血管病

銀屑病又稱「牛皮癬」,約一至三成患者會同時患上銀屑病關節炎,他們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會較健康人士高四成,不過,只要好好控制發炎情況,有助降低風險。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證實,銀屑病關節炎患者的炎症綜合指數如能持續達標,發炎指數持續維持在最低水平達十二個月,心血管疾病風險會即可降低。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譚麗珊指,銀屑病關節炎是一種伴隨銀屑病出現的慢性關節炎,無傳染性,患者全身也有機會出現炎症,手指、腳趾、膝頭、脊椎、甚至眼睛都會發炎,關節或遭侵蝕而腫脹及變形,造成行動不便及痛楚。

由於心血管疾病與血管發炎有關,此類全身出現炎症患者,患心血管病風險亦較常人高出四成。不過,今次研究發現只要成功抑制發炎,有助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機會。為引證消除發炎帶來的好處,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風濕科與心臟科兩年前合作展開研究,找來九十名平均五十歲及患病年期約十年的銀屑病關節炎病人參與。

頸動脈內膜中膜厚度較薄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心臟科副教授李沛威指,患者於研究期間接受多次檢查,醫生透過頸動脈超聲波,觀察病人頸動脈內膜的中膜位置厚度,了解血管積聚硬塊情況,從而評估病人心血管風險水平。當中發現中膜愈厚,愈容易積聚脂肪形成硬塊,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愈大。

研究期間有近五成患者發炎指數持續維持在最低水平,此批成功抑制發炎的患者,其頸動脈內膜中膜位置變薄幅度,較其餘發炎指數高的患者大,代表他們血管積聚硬塊速度或因發炎指數降低而減慢,從而減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患銀屑病逾十年的余先生昨即場接受頸動脈超聲波檢查,得知血管出現硬塊,屬高風險。他指多年來依靠食藥控制病情,病情嚴重時手指會難以握拳,也有腳踭腫痛:「起身行路要用一兩分鐘先可以做到,影響工作」。他指得知控制炎症有助減低患上心血管疾病後,日後多加注意相關身體狀況,必要時不介意再加藥控制發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