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推出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惠及的交通工具包括全港專營巴士,但當局偏偏沒有在任何巴士站加裝領取補貼款項機器,巴士乘客要自行到便利店或超市等地方領取補貼,十分不便。個別月票及日票更需先登記才能領取補貼,手續繁複,而登記機器亦無發聲提示功能,失明人士組織批評政府未有考慮視障人士獨立使用設施的權利。
有客運業人士質疑,安裝機器只是一次性成本,反而在便利店或超市提供領取補貼服務,政府需向有關公司繳付服務費,「咁樣用公帑係咪合理呢?」九巴表示,曾經多次建議政府在巴士站安裝裝置,方便乘客領取補貼;城巴及新巴則指,曾探討應用巴士上的八達通收費機,直接讓市民領取補貼,但因為交易資料龐大,系統空間有限制而未能應付。
除領取補貼不便,市民購買港鐵都會票、屯門至南昌全日通、機鐵團體票及來回票、新渡輪假日來回票,以及港九小輪月票和假日來回票後,需於購票後卅日內,在全港九十一個分布於港鐵站及渡輪碼頭的「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登記,才能計算入當月累計公交開支,然後領取補貼。
但有關車船票登記手續繁複,且各有不同,例如都會票是將車票接觸登記站的八達通讀卡器,再拍八達通卡才完成登記;機鐵團體票及來回票則需先掃描收據條碼,再將車票及八達通卡依次接觸讀卡器完成登記。
此外,整個登記過程沒有語音簡介,登記機器亦是輕觸式屏幕,只有一行凸字告知視障人士可尋求身邊職員協助登記。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平等參與社會委員會副主席黃俊恒批評政府漠視視障人士的權利,促當局在設施上增加語音導航及實體按鍵,供視障人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