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療法規管等同藥物

六年前的「DR醫學美容事故」揭發本港的先進療法產品無王管,衞生署今年中終公布「先進療法產品規管」建議,並展開兩個月公眾諮詢。衞生署昨發表諮詢報告,表明公眾廣泛支持立法規管,包括以發牌制度監管製造商及分銷商,進/出口及使用產品亦必須註冊。鑑於諮詢內容爭議性低,衞生署決定按照原先的規管建議方向推行,目標是明年內將修訂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

製造商及分銷商 均需領牌

近年基因、細胞及組織治療被應用於美容或抗癌用途,惟當中未必有科學證據確定可靠安全,「DR醫學美容事故」更暴露先進療法的高風險問題。諮詢文件建議參考美國、歐盟、新加坡、日本和韓國的做法,將帶有高風險的基因、細胞治療等先進療法等同藥物,納入《藥劑業及毒藥規例》規管。製造商及分銷商須領牌,產品須註冊、設入口管制、臨床試驗批核。另外,儲存、運輸及負責醫生的資料需備存至少三十年,確保可長遠追查。

諮詢結果反映公眾普遍支持有關建議,對於有部分意見要求政府在規管一些學術機構、公立醫院及臨床試驗產品的製造設施時,可靈活處理,且不應妨礙新技術的發展。惟衞生署認為先進療法本質特殊及複雜,製備過程中或受微生物及其他物質污染,嚴重危害病人,在保障病人安全角度而言,認為所有製造設施均必須領牌及符合《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的要求。

對於「先進療法」的定義,衞生署稱會準備及制訂指引,提供例子以協助持份者理解何種產品會被定義為「先進療法」及受規管。在開展有關規管措施前,會預留充足時間供業界準備。在諮詢期間,衞生署舉辦了三場簡介會,共有一百廿七名市民出席表達意見,當中包括學術界、醫療專業人員及組織、公私營醫院及業界等代表。諮詢期內亦接獲廿八份意見書。

組織促完整定義 避免漏洞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歡迎當局規管高風險的先進醫學療程,但條例實施後,監管機構要嚴謹監察市場不斷推陳出新的療程,並完整制訂先進療法的定義,以防有製造商「擦邊球」,出現法律漏洞。他希望有關措施實行後,能有效制止類似「DR醫學美容事故」的悲劇再發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