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在昨日公布的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宣布多項教育新政,涉及額外四十七億元經常開支,超過政府早前預留的三十四億元經常款項的限額。其中涉款每年十五億元開支的措施,是在二○一九/二○學年將公營中小學的教師職位全面學位化,學校可因應校本情況,分兩年落實,預計此舉可惠及約九千四百名教師,由於目前任教者只有不足一千人並無持學位,當局又鼓勵他們進修轉制,料逾九千名教師可變相「加薪」。同時,當局亦在下學年推行一校一行政主任(二級)制度,令公營及直資學校教師進一步「減辛」。
根據目前教師薪酬資料,小學文憑教師頂薪為四萬四千多元,但小學助理學位教師的頂薪則可達五萬五千多元,學位化有助教師加薪。而為配合小學實施全日制和教師將會全面學位化的發展,當局會預留五億元經常開支,理順小學校長和副校長的薪酬,惟薪酬未會與中學看齊;而改善小學的中層管理人手方面,即增加小學主任數目。教師專業發展專責小組預計最快在明年初會提交具體建議。
施政報告亦宣布,為減少校長及教師的行政工作,專注教學,政府會由一九/二○學年起,為公營及直資學校每年提供共五億七千萬元額外資源,加強學校及校董會的行政支援。消息人士指,學校可以利用津貼開辦一個二級行政主任職位,涉及職位薪酬由三萬多元至五萬三千元,學歷至少達大學畢業。學校亦可彈性領取現金津貼,中位數約每月四萬元,但至少有一名行政主管人員。
政府消息人士強調,由於每間學校校情不同,學位化的措施部分學校可以立即實行,有學校則反映需時三年才能做到,因此政府作出平衡,訂為兩年年期。至於學校方面,預料中學比小學可更快落實全面學位化,但小學差異較大,因小學的主任已由學位教師擔任,若全部教師都轉為學位教師,工作或要重新分配,有學校亦需時培訓及處理。
另外,報告宣布會向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提供為期四年合共三億六千萬元的非經常撥款,以紓緩近年營運成本上漲的壓力。考評局歡迎當局財政支援,但仍預計未來幾年仍會出現虧損,會與當局研究長遠解決方案。
政府雖向教育界推出「加薪兼減辛」的措施,並強調涉及的額外開支較預留款項更多,但不會「討價還價」或「削足就履」。惟教協及教聯會對施政報告甚少着墨幼稚園教育措施仍感失望,期望盡快研究及落實幼師薪級表,教聯會將促請當局調高資助基數,讓幼稚園應付基本營運需要,短期內為幼師設立代課津貼、長遠檢討全日制及長全日制資助計算,以及幼園師生比例。教協認為報告有改善空間,例如未有提及全港性系統評估(TSA)的監察及增加公營中小學班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