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泵房等厭惡性設施,通常會令鄰近居民敬而遠之。渠務署為加強渠務設施與社區連結,決定在新項目注入「共享空間」及「社區共融」的元素,除加強除臭,亦會在廠房範圍闢設公共休憩空間及園景設施等,讓居民享用。其中石湖墟污水處理廠將提升為石湖墟淨水設施,擴建廠房提升淨化水平,亦會將周邊打造成「港版塞納河畔」,設置觀鳥區、晨運步道及生態園等,讓市民在石上河、梧桐河旁邊欣賞美景,接觸大自然。
現有的石湖墟污水處理廠佔地約十公頃,已運作超過三十年。港府不時收到附近居民要求提升該廠的環保表現,減低對附近環境的影響,甚至要求另覓地方遷廠,但港府研究後認為遷廠在選址及技術上均不可行,因此建議提升該廠為「石湖墟淨水設施」,污水處理工藝提升至最高級別的三級淨化水平。
渠務署署長唐嘉鴻指出,擴建該廠污水設施將增加佔地三公頃,其中兩公頃土地會與市民共享,做法主要是參考海外的經驗,「法國塞納河旁邊都有污水處理廠,但你就咁睇完全唔覺。我哋呢個廠位處石上河、梧桐河交界,希望做多啲綠化,起埋觀鳥區之類設施,甚至撥啲地方做種植園畀市民租來耕種,既可以令居民容易接受污水設施,亦有共享空間嘅作用。」唐指,初步社區諮詢顯示居民歡迎有關方案。
除了石湖墟,佔地八公頃的元朗污水處理廠早於八四年啟用,同樣計劃提升為「元朗淨水設施」,新增的兩公頃佔地亦引入共享元素,將加入適當的園境設施或建造河畔步道,並開放部分地方作公眾休憩空間。唐透露,將在新一個立法年度內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期望盡快開展上述兩項渠務設施提升工程。
唐嘉鴻表示,渠務設施共享空間的概念其實近年已開始實踐,以去年全面啟用的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為例,蓄洪池位於跑馬地遊樂場地底,地面同時用作球場及公眾休憩空間,在泵房上鋪設了一個小草坡,既可為泵房隔熱,亦可為公眾提供休閒空間。
觀塘污水泵房旁邊正興建一個容量達一萬六千立方米的地底調節設施,渠務署藉此機會覆蓋整個泵房以減少氣味,上蓋天台將構築成面積達一萬一千平方米的園景平台,當中有綠化走廊、觀景平台、野餐地點及供瑜伽等活動的廣場,預計二○二二年完工。
記者劉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