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萬宗塌樹 逾半補植原生品種

【本報訊】颱風「山竹」折損大量樹木。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至今共接獲逾四萬宗樹木倒塌個案,當局會積極安排補種失去的樹木,當中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推薦八十種適合於街道種植的樹木品種,品種屬性皆能抵禦基本的市區生長環境,例如氣候適應力、耐風力、抗病蟲害能力等,當中一半是原生品種。

已適應港氣候 更強防風能力

黃偉綸昨在網誌提及,今次山竹來襲較去年另一超強颱風「天鴿」造成的破壞更嚴重,暴風將樹木拔起,本港廣泛地區種植在不同地點、大小及品種的樹木均遭破壞,至今共有四萬六千多宗樹木倒塌個案。風暴期間,消防員及警隊處理了大量緊急個案,發展局亦全力動員逾二千位工務部門及工務工程承建商內部人員,並安排位於啟德的土地用作臨時安置塌樹枯枝。當颱風過後,路政署、食物環境衞生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以及民安隊等則竭力清除塌樹。

黃表明當局各部門會積極安排補種樹木,而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剛完成制訂「街道選樹指南」,推薦了八十種適合於街道種植的樹木品種,原生品種佔一半以上。

黃偉綸引述樹木管理辦事處總監高韻儀表示,在「植樹有方,因地制宜」的大前提下,應主張種植更多原生品種,有助提高生物多樣性,只因原生品種本身已適應本地氣候環境,較外來品種有更強的防風能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