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韻清報道】本港有多項技藝如奶茶和粵劇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早於二○一四年已被列入門檻更高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真道堂科儀音樂,不少市民或感陌生,去年這項傳統技藝已獲自動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道樂即「經韻」及「器樂」,市民在「打齋」法事中聽到的鑼鼓叮噹聲和呢喃聲亦屬此類,本港有一隊唯一註冊專事道教音樂表演的業餘音樂團體香港道樂團專於此道,該樂團除了改編傳統道樂曲目外,還在現代中樂曲目中加入道樂元素,將二胡、古箏與木魚、鐺子等共冶一爐,樂曲清脆悅耳。
香港道樂團由粉嶺蓬瀛仙館主辦,已有廿二年歷史。團員年齡介乎十九至七十歲。香港道樂團主席黃錦昌指,成立樂團目的是弘道,普羅大眾未必聽得懂經文,但音樂無國界。道樂驟耳聽與中樂無異,但會加入法器,例如稱頌神明聖號時擊響的引磬,或調節誦經節拍的鐺子與木魚,聲音清脆。
樂團成員大多不是道教徒,但多具中樂演奏經驗。任職銀行職員的始創成員順意指,「玩落先知仙嘅味道,同民樂係無得比」,更忘卻工作壓力。負責敲擊聲部的阿凱認為,道樂予人平靜的感覺。廿五歲學校文員樂恩自八年前在樂團吹笛子,朋友都取笑她老土,但細聽後贊同十分悅耳。
樂團每年演出超過十五場,除道教音樂會,亦曾於港鐵站表演。樂團將於周六(15日)在香港大會堂舉行的「穗港澳道教文化音樂會」參演,公眾可向香港道教聯合會網站登記領取免費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