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代表隊在亞運會獲得佳績,共得八金、十八銀、二十銅,總獎牌數目破歷屆紀錄,金牌榜上排第十三位,可謂成績驕人,實在是可喜可賀。歡呼過後,香港的運動發展不會亦不應就此滿足於現況,但如何挑戰新高度?筆者試從政府體育政策中「精英化」、「盛事化」、「普及化」的角度,提出一點建議。
先從精英化說起,這主要靠香港體育學院為精英運動員提供訓練計劃、總教練、全面運動科學及醫學支援,以及事業和個人的雙向發展。政府自二○一一年度注資體院七十億元成立發展基金,在二○一八年財政預算再得額外增撥五十億元注資。現時在體院共有十九個A級項目及十三個B級項目,共有全職精英運動員四百多名。值得思考的是,年輕人要從業餘運動員提升至精英運動員的水平之前,各體育總會要為有潛質的運動尖子提供接近精英化的訓練,從而可以建立更大的運動員人才儲備。
運動員在成長階段中最大的矛盾,莫過於運動與學業間的平衡。在學的青年運動員提升至精英水平,就要接受每周十多小時的系統訓練,現在沒有教育制度上的配合,學業與訓練的矛盾,都令不少有潛質的好苗子卻步。內地和外國就有「體育學校」,將學業放在次要地位,讓中學階段的運動員接受全職運動員的訓練。筆者認為這種模式在香港未必太合適,但民政事務局可作牽頭,教育局作配合,統籌各體育總會,針對現時三十二個精英項目及一些極受歡迎的項目如足球、籃球等,透過向學校提供特別資源,鼓勵配對學校設立一些能配合青年運動員需要的中學課程設計。例如每天的日間課節時段都會安排一節相關訓練,學校設有相關的訓練設施,同時為兼顧學員的學習需要,可提供較低的師生比例。現時類似概念的計劃有傑志足球隊與董之英中學合作的「職業足球員培育計劃」,就是一個成功的嘗試。
至於盛事化方面,雖然國際七人欖球賽是個成功的例子,但筆者認為盛事化倒不如產業化,因為盛事化是產業化的一個環節,但這種大型比賽,更多是短期的、一次過的效益,未必能做到可持續發展,為體育業界包括運動員,提供可持續的收入。說出來雖然有點世俗,但事實上現代的精英運動發展,都離不開經濟動力,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持,就沒有專業的訓練配套,運動員是一個高風險、職業生涯短的事業,沒有較高收入和待遇,很難吸引年輕人投入和家人的支持。
產業化就要有生意頭腦,但做生意通常都不是體育界人士的強項,資金來源亦是問題。筆者建議,商經局可為體育界設立一些初創基金,以社企模式推動體育產業,推廣運動和提供基礎訓練。體育產業一個很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商業贊助,如政府參考創科稅務扣減百分之二百至三百的做法,就可鼓勵商界投資或贊助體育項目。
本港的體育政策,其實需要有更宏觀的視野。運動的普及化不單在於少數的精英運動員為港爭光,或是一般觀眾看比賽的事,更重要是全民參與。參考政府數據,各主要公共運動設施的使用率接近飽和,如體育館使用率為百分之八十五,運動場的更達百分之九十九。雖然啟德體育園和各區新的二十六個公共運動設施在籌備興建中,但在各區仍有不少前市政或區局留下的項目進度亦非常緩慢,在地區諮詢到落成需時十幾年,康文署必須加快進度,才會得到市民掌聲。青少年期望教育制度能輕鬆一點,打工仔當然希望有多一點閒餘時間,標準工時、統一十七天法定假期,這些也許算是運動友善政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