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收買人命的事,香港不是第一次發生了,但多年過去,寶貴的生命已埋在記憶裏,香港除了行政架構多了個樹木辦,仿似有行政單位統籌全港樹木資訊與管理工作,但樹倒眾生危依舊,治樹難,對港府諸官來說實難於上青天!
樹木倒塌,估計世界各地都會發生,但在香港,卻一再出現樹倒攞命的慘劇,港府治樹有紕漏,必然是首禍。說到底,當局沒有重視治樹問題,沒有根據香港的特殊地理環境,建立一套如應對「天災」的風險預警系統,來應對樹木帶來的危機,任由參天大樹成為本港的都市炸彈。
把危樹問題上升到天災級別?會否太誇張了?當然不!所謂天災,本就是特定地區、特定環境的特定災害,它並非發生於每個地區,也不會經常發生,但其災害卻可能一發不可收拾,因此,只有抱着對抗天災的心態,治樹才能夠實事求是。
這就好像位處地震帶的地區,不但要發展一套地震預測、預警、救災、醫務救援系統,還要在建築、屋宇結構、供電及電子設備等方面,擬定應變方法,否則,一場地震便會被癱瘓及毀滅。同樣的,位於嚴寒區的國度及地區,必要發展一套寒潮預警系統,並在城市建設上保障供暖,確保公共供水、供電等不受寒潮影響,這是一個地區抗天災最基本的公共建設。
那麼,在位處亞熱帶的香港,樹木茂密,長於都市核心,但環境與氣候又令這裏多蟲多雨又多風,參天大樹較易倒塌、動輒為禍社區的危機,難道不是一個足比天災的危機嗎?一套廣泛而細緻的監察與除患措施,加上地區、社區及市民的監察十分重要。然而,每次慘劇肇事之後,只聞官員哀嘆樹藝師只有數十人、一人要監察二千九百棵樹之類的卸責說詞,港人不發火,真是沒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