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公開試成績優異的學生,會選擇入讀醫科、法律等學科,但兩名應屆文憑試(DSE)考獲五科5**的「探花」陳懿晴和蔡浚希,懷着對中國文學和歷史的滿腔熱誠,選擇入讀中文大學的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陳從小立志當老師,盼向學生傳遞中國文化及人文精神;蔡則慨嘆現時青少年對中國歷史文化認識少,希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改正社會歪風。
畢業於浸信會呂明才中學的陳懿晴自小受身為中文老師的爸爸薰陶,對文學有濃厚興趣,中學時曾與同學一起出版文集。她表示,從有記憶以來便希望成為老師,文憑試放榜後,身邊不同人皆建議她考慮入讀法律系等「錢」景較佳學科,她曾有掙扎,但最後認為語文才是自己熱誠所在,較希望成為老師,春風化雨改變學生,故決定入讀中文系。
現時社會上對中文科有不少爭議,包括普教中,陳指如日後如願成為老師,較傾向以廣東話教學,因廣東話是本地大部分學生的母語,可助理解文章內容及作者的情感。
來自金文泰中學的蔡浚希在長洲長大,他憶述從前乘船出入長洲時無法上網,只好以閱讀打發時間,他對中文的熱誠,正源自閱讀不同朝代的歷史時,對歷史人物英雄氣概的崇拜。對中國傳統文史哲深深着迷的他,慨嘆時下年輕人對歷史文化認識少,過於急功近利,形成社會弊端,故自初中時已有抱負,期望推廣傳統歷史文化,糾正歪風。他指,雙親沒有讀過大學,對其考獲的佳績沒有概念,未有左右其選科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