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精神健康政策 欠缺長遠規劃

數日前,香港一名歌手於住所墮樓身亡,令人感到無比傷感及難過。事實上,本港生活節奏急速,每天都要承受各種壓力,但大眾對於精神健康的關注,就好像有所忽略。對此,希望當局可以更有所作為,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政府對病人支援不足

現時,政府對各類精神病患者的支援尚不足夠。根據資料顯示,每年在醫管局接受治療的精神科病人達到二十四萬,當中近五萬人診斷為嚴重患者。如追溯到二○一二至一三年度,當時只有約十九萬多的精神科病人。換言之,現時患者的增長速度約為每年一萬,但相應的醫療人手有否增加?於二○一二至一三年度,精神科醫生的數目為三百三十二名,而精神科護士為二千二百九十六名。四年過後,病患人數約增加四萬多,但醫生卻只增加了二十四名,護士也只新增一百七十七名。

如果有看過講述香港精神病患者的電影《一念無明》的話,當會記得其中一幕,就是醫生機械式的詢問病人情況:「睡得好不好」、「胃口怎樣」、「有沒有吃藥」、「有沒有自殺念頭?有的話,就要住醫院」……如此按程序的詢問,對病人的幫助確實不大。事實上,曾有報道指出,香港一位公立醫院的精神科醫生需要照顧約六百位病人,遠超外國一比二百的比例;有時在繁忙的日子中,三個小時內更需要處理三十個診症,每位病人只有五至六分鐘的會面時間。

另外,公院的精神科是難以建立完善的醫患關係。不難想像,我們到一般診所求診,也需要多選擇和嘗試,才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醫生。門診如是,專科如是,更何況是更講求醫患溝通的精神科呢?然而,公院在大部分情況下,也無法讓病人選擇醫生,而一般非嚴重的患者,在每次覆診時,會見的只是該天的當值醫生。如此,對病人和醫生均有不良的影響,使雙方難以建立關係,更遑論作出有效的跟進。

除了醫療系統急需改善之外,當局整體的精神健康政策,也是極需要盡快進行優化。就此,去年十一月中,政府成立「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以協助制訂及執行與精神健康相關的政策。該委員會主席黃仁龍資深大律師表示,現時當局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資源分散。實際上,醫管局、教育局、社會福利署及其他非政府組織皆有提供精神健康服務,但不論政府內部或公私機構,均有疊床架屋的迹象,缺乏一個專責部門將各方力量進行統一。

加強醫教社三方協作

與此同時,委員會其中一個重點工作,就是針對青少年推展工作。因應二○一六年前後,多名學童及青年學生接連自殺,雖然事件各不相干,但曾形成互相模仿的風氣,使教育部門當年緊急推出政策防止事態惡化。最直接的計劃,就是鼓勵學校申請不超過二十萬元的撥款,舉辦「好心情@學校」的精神健康推廣活動,但當中許多項目均只是一次性,並不具備恒常的性質。黃仁龍近日指出,當局未來會將在二○一六年起推行的「醫教社同心協作先導計劃」加以落實,進一步增強醫、教、社三方的專業人士協作,由精神科護士、教師、駐校社工等組成跨專業團隊,加強辨別及跟進處理受精神困擾的學生,避免不幸事件再次出現。

不過,歸根究柢,還是整體社會都需要再向前多走幾步。過往幾個年代,香港大眾一直缺乏對精神健康有正確的認知。從學童到青年,再由青年到成人,均沒有充足教育應對及幫助受困擾人士,甚至有時會不自覺地對其標籤,因而產生負面影響。故此,大眾不如放開一點,包容一點,提升相關的認知,而當局則從中協助,繼而使香港能夠多點精神、多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