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食署拉阿婆勇猛 遇南亞小販扮盲

踏入炎夏,杧果當造,時令巴基斯坦杧果更成南亞兵團賺錢商機。近月尖沙咀、觀塘、將軍澳等區均湧現多個販賣杧果的「走鬼檔」,規模由地攤、手推車,至大型貨車都有,主持人均為南亞人。同時,深水埗南亞小販亦愈發失控,私煙、舊電器,來歷不明的二手衫應有盡有,令該地入夜後頓變居民禁地。立法會議員狠批食環署執法標準不一,只識「蝦阿婆」,對於南亞兵團卻視若無睹!

「好靚嘅杧果,Honey Mango!」尖沙咀清真寺門外近月經常有兩、三名南亞無牌小販,擺賣巴基斯坦杧果。一盒六至八個手掌般大小的杧果盛惠一百元,吸引不少旅客及市民購買,更有「回頭客」一口氣購買五盒。日前下午,觀塘開源道亦有數名南亞無牌小販,於車水馬龍的行人路上,用手推車擺賣約五十盒杧果,更設即場試食。期間有警車駛過,警員只向附近數輛違規停泊的貨車抄牌,卻未有理會南亞小販。

將軍澳寶邑路日前晚上近十時,兩名南亞人在行人路面擺地攤賣杧果,馬路旁有一輛貨車停泊在影線範圍補貨,車牌資料顯示,車主亦疑為南亞人士,居於將軍澳一個屋苑。有網民於元朗、西環、旺角亦發現南亞杧果小販的蹤影。

「打游擊」兜售 避開巡查

除售賣杧果外,南亞小販亦於深水埗一帶販賣舊二手雜貨。上月底,一名七旬老婦於桂林街擺賣舊衣服時被食環署人員檢控,更「勞師動眾」出動十多名警員將她圍捕,惟對於南亞小販卻「唔敢郁」。至今情況未見改善,大南街及南昌街有南亞小販於馬路上,利用貨車尾板擺賣,影響該路段正常運作。每當有食環署人員巡邏,他們便用布遮掩貨物。晚間則長期佔據北河街、桂林街一帶販賣二手衣飾、大型家具,甚至私煙等。有小販出動大貨車,售賣來歷不明的二手名牌手袋,售價由百多元至數百元不等。部分則霸佔排檔位置,出售二手電腦和手機,索價高達過千元。他們更會狡猾逃避警方巡查,部分只向同鄉出售貨物。

中環德輔道中和畢打街一帶,每逢假日皆變成南亞小販的「假日墟市」。大批南亞人擺地攤販賣冒牌衣物、鞋履,吸引大量外傭光顧,價錢由十數元至數十元不等。多輛貨車和客貨車更長期停泊德輔道中補貨,紙皮箱和紅白藍膠袋長期佔據馬路,令上址交通頗為擠塞。日前記者巡查時發現,四名食環署人員站在路旁聊天,未有對小販作出勸喻或檢控。此外,中環街市附近亦有南亞人以「打游擊」方式向外傭兜售衣物,逃避食環署巡查。

議員促盡早取締「南亞村」

「對啲七老八十嘅小販就出動幾個人去拉,而一啲假難民小販就視而不見!」「廿三萬監察」發言人王國興認為,政府對於所有非法活動理應一視同仁,不應因欺善怕惡而「放軟手腳」。他亦質疑該類杧果是否經合法途徑進入本港,有關小販又是否非法入境者或持「行街紙」人士。他指出假難民不應從事經濟活動,敦促政府加強執法。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狠批政府執法雙重標準,不體諒弱勢社群,卻又對南亞兵團束手無策。對於通州街臨時街市附近「南亞村」的問題,政府更採取鴕鳥政策,促請盡早作出取締。

過去三年檢控數字下跌

過去三年,食環署檢控無牌小販的數字逐年下跌,由一五年近三萬宗,降至一六年近二萬宗,一七年更只有一萬多宗。食環署發言人回覆指,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未持有有效小販牌照在街道上販賣,一經定罪,初犯最高可罰款五千元及監禁一個月,再犯最高可罰款一萬元及監禁六個月。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