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醫:積極心理學 擺脫慢性痛

互助是社會基石,助人為快樂之本。老人很多時有長期病痛,作為醫生,有幸可以幫助病人脫離苦海,感覺良好。長久以來,助人的行業,就是為受助人解除痛苦。

長期以來,心理學是研究負向情緒變化,如焦慮與抑鬱,重病須由醫生輔以藥物幫助。一九九八年起,美國心理學協會主席塞利曼推動正向積極心理學概念,不僅為了緩解人們痛苦,更促進生命快樂。

醫者改變思維 助人自助

在醫學中,作為醫生被教導身體病理學,要了解一個人是為甚麼而生病(Pathogenesis),然後設法幫助他們恢復正常。一九八七年,醫學社會學家安托諾夫斯基迎來了健康學(Salutogenesis),教導人們如何幸福健康。

當我思考如何減輕患者身體不適時,突然腦線路改變而有一個想法,若作為醫生,除了給病人藥物緩解不適,診治時用更多時間教他們積極心理學,他們會否更健康,會否能擺脫長期病痛?

於是,我從一位慢性頸痛老人患者開始。除了給他藥片,還花時間解釋其頸部疼痛的感覺是由於其運動神經引起肌肉收緊,這些肌肉再經感覺神經發電波信號通知意識大腦。因此,若他集中訓練專注調節神經而放心讓醫生醫治肌肉,那麼可能會治愈慢性痛。

事實證明,可以更改意念、更改神經線路、更改長期痛症命運。大腦可塑性醫學(Neuroplasticity),醫者改變思維重點,助人自助,原來可以發揮部分病人自愈潛能,助病人脫離長期痛苦。

張錦暉醫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