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好死」?任社會如何開放,談生離死別仍是不少人的忌諱,一班深切治療部醫護及器官移植聯絡主任決定將面對生與死的感覺集結成書,希望公眾探討何謂「好死」。該書主編、瑪麗醫院成人深切治療部主管陳惠明指,醫療科技愈進步,深切治療部搶救能力愈高,責任也愈大,在為病人搶救延命的同時,也得尊重病人意願:「不要讓自己專業看法,凌駕病人和家屬嘅想法。」
醫學進步,以敗血病為例,經深切治療部搶救成功率達七成半,惟愈易成功就責任愈大。陳惠明坦言,偶爾也遇到一些臨床個案,令他思考縱然「帳面」搶救成績佳,但成功救人背後,病人或感前路茫茫,家屬極需支援。
他憶述,曾經有心臟衰竭的貨車司機送往深切治療部後,因要使用人工心肺及藥物,令血管嚴重收縮,命保了卻要截肢。飛來橫禍一定會讓家屬失去預算,在深切治療部的垂危及年邁病人,正在步入人生最後階段,也面對同樣的處境:「如果仲有時間,計劃如何面對臨終人生,會否好點?」
該院成人深切治療部副顧問醫生冼維正舉例,曾有一名九十多歲男病人,與乖孫吃雪糕時暈倒送院,確診有動脈瘤。當時冼與病人商量,若截肢有百分之五機會延命,但患者選擇不截肢,寧把握臨終前光陰與家人團聚。相反,亦遇過有九旬病人家屬,要求為病人插滿儀器搶救:「患者仲有說話能力,如果用餘下時間同佢傾偈,係咪比插滿儀器有口難言好?」
陳惠明粗略估計,深切治療部約有三分一慢性病患者不想再作任何搶救,惟當中有部分患者家屬持反對意見。計劃生死,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在乎如何溝通。為此,陳搜集了十六名醫護對生死的看法,在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贊助下集成《心切治療‧離去》一書免費派發,希望讓公眾探討如何與家人離別。市民欲索取該書,可登入bit.ly/getonecopy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