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否決引用特權法調查沙中線基建醜聞,原因是今次醜聞實在太大,一旦揭開坑渠蓋子,簡直臭不可聞,足以影響回歸二十一周年氣氛,港府與建制派聯手臭屎密冚也就在意料之中。
但紙永遠包不住火,不管當局如何掩蓋,臭氣還是不可抑制地洩漏出來。正如沙中線二判商以「目擊證人」身份爆料,紅磡站剪筋不是工藝失誤,而是有組織地剪,有系統地剪;數量也不是港鐵宣稱的十七支,而是數百支至數千支。問題來了,既是「目擊證人」,明知剪筋不妥,為何早不說遲不說,拖了三年才玩「大踢爆」?
事實上,港府、港鐵、主要承辦商禮頓、二判商等相關各方,本是利益攸關,但終內部矛盾惡化,掩醜同盟破裂,大難臨頭各自飛,不難預料,為自保更為推卸責任,更多知情者及目擊證人將走出來,醜聞的巨大黑洞將一點一點地暴露在陽光之下,誰也無法獨善其身。
見微知著,單是一條沙中線已爆出連串醜聞,其他基建的質素如何不問可知,說十大基建是十大醜聞並非誇張。基建本來是香港競爭力的一大優勢,香港製造曾為高質安全的象徵,可惜這一切因回歸而改變,從短樁醜聞到短筋醜聞,香港基建不僅慢工出劣活,更淪豆腐渣的代名詞,如果說鋼筋被「有組織地」剪短,那一國兩制的基石則是被有組織地破壞及淘空,港人治港被證明失敗,更令人懷念港英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