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二十年代,已故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出訪東方國家,途中兩次停留在上海。在這位天才人物眼中,當時中國人的樣子十分不濟,骯髒混亂,吃相難看,小孩子的精神萎靡不振,女性的樣子跟男性沒甚分別。愛因斯坦納罕,中國男性為甚麼會有興趣和這樣的異性發生關係,而且華人的繁殖能力很強,假如這樣的人種蔓延,進而主導全球,他認為將是人類的遺憾。
愛因斯坦主要是用科學而非哲學的眼光去觀察事物,科學的觀察往往局限於一時一地,所以得出的結果經常要推翻之前說法;哲學的眼光則不同,哲學重視尋求真理,真理就是永恒不變的道理。
中國的哲學理論認為,時運國運都有盛衰循環,凡一代有一代的人物氣象,一九二○年代前後的中國正逢厄運,之前遭受八國聯軍入侵、辛亥革命、滿清敗亡,之後要經歷軍閥混戰、日本侵華、國共內戰。所謂「落地喊三聲,好醜命生成」,注定一生完美、順遂之人,看來自然是神采飛揚,一派福德圓滿的氣象。而愛因斯坦當時所見,正是一個民族處於歷史上其中一段最艱難困苦的時期,但凡應劫而來、福德不厚的人,當然容易讓人看起來是神衰氣敗。試問你幾曾見過一輩子當乞丐的人,會天生一副帝王之相?反之亦然。
但當乞丐的人,不一定世世代代都要當乞丐,所謂「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愛因斯坦單以上世紀二十年代的上海作「觀測坐標」,就以為中華民族永遠都是劣等民族,眼光未免過於偏狹。今日你再到上海的繁華鬧市走走,中年以下的一代,不少都生氣勃勃,一派富貴氣象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