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先鋒:百鳥爭鳴

香港除地少人多,雀鳥種類同樣多達五百三十種,相當於全中國野鳥數目三分之一。但全球氣候變異,雀鳥棲息的環境面臨威脅,身邊的雀鳥也可能隨之消失。世界自然基金會今年舉辦香港觀鳥大賽,十四支本地及海外隊伍憑雀鳥鳴叫聲進行十二小時觀鳥馬拉松,於全港記錄不同雀鳥種類,除籌款作米埔濕地保育外,更為失去主要糧食的大濱鷸籌款。

年度大賽為濕地籌款

香港百鳥爭鳴,十四支本港、內地及台灣等海外隊伍健兒參加香港觀鳥比賽,記錄本地雀鳥品種,共襄善舉。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自一九八四年開始,每年舉辦香港觀鳥大賽,提高公眾對雀鳥的認知及關注,並籌款保育米埔后海灣等被列為拉姆薩爾公約下的國際重要濕地。約五十種香港鳥類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紅色名錄及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中,幸運的隊伍更可於米埔及后海灣遇見。

港大生組隊游走全港

「成隊睇到隻雀先計數,好多時都係靠叫聲先搵到,好有挑戰性!」首次參加比賽便奪得大學盃的「太古傻鳥隊」成員Alice直言比賽刺激,所有隊伍需於十二小時內游走全港,透過聲音及敏銳的觀察力辨別雀鳥種類及位置,記錄最多雀鳥品種為勝出者。

Alice興奮指其隊伍最終記錄了一百三十九種雀鳥品種,大感喜出望外,又謙稱獲獎有賴熟悉雀鳥聲音及習性的其他四位成員。「太古傻鳥隊」五名成員均為香港大學研究員,部分更專門研究都市雀鳥,他們半天便走遍大埔滘、米埔、新田、塱原、石崗及大埔林村等地。

擁十五年觀鳥經驗的成員John,以往曾參加十三次比賽,作為隊伍的「指南針」,除揀選多樣化的雀鳥棲息地外,更大談選取觀鳥地點的策略心得。他指揀選不同地點時應盡可能縮短車程,以增長尋覓雀鳥的時數,他更大讚香港是優秀的都市觀鳥地點,比賽除讓雀鳥愛好者對本港雀鳥更熟悉外,亦可以「以雀會友」及籌款保育具生態價值的濕地。

米埔保護區及區域濕地副總監文賢繼博士指,南生圍蘆葦叢棲息多種雀鳥,更可發現稀有的灰頭麥雞,而該處早前發生大火引起社會關注,有本地隊伍更決定專注於南生圍作雀鳥紀錄,評估生態損失。

關注保育吉林大濱鷸

除本地雀鳥棲息地需要保育外,文博士指全球四分之一的大濱鷸,居住於吉林鴨綠江的自然保護區,但去年大濱鷸的糧食蛤蜊數目大減九成五,致大批大濱鷸捱餓,甚至餓死,故文指今年比賽更額外為大濱鷸籌款,提供緊急糧食援助及來年進行調查,擴展更全面的濕地保育及監察工作。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