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完過山車、放假去滑雪或頭部意外碰撞後,持續天旋地轉與作嘔,不必太杞人憂天認定是腦患重症,有機會只是耳石移位。腦神經科專科醫生袁孟豪稱,曾有教師樓梯「差錯腳」跌傷後,持續暈眩兼作嘔,差點嚇得以為跌傷腦,幸檢查後確診耳石移位,而治療時可透過耳石復位,用手法轉動病人頭部將耳石移離神經線,過程僅五至十分鐘,甚或可毋須用藥,但謹記要由醫生處理。
耳石移位又稱「位置性頭暈」(BPPV),是耳水不平衡的一種,患者都會暈眩,發作時有機會影響日常生活。袁孟豪解說,人體內耳的前庭有三條半規管(Semicircular Canal),每條半規管底部都有耳石,耳石有機會因頭部擺動而旋轉滾動脫落,並浮游到三條半規管的內淋巴液中,觸動腦部神經線,令腦部接收錯誤訊息以為身體失平衡,導致眼球不斷跳動對焦,產生暈眩感覺。
由於患者多數頭部曾受猛烈撞擊,故除向耳鼻喉科求醫外,腦神經科的袁孟豪每月亦接獲三至四宗相關個案,不少患者都擔心自己是腦內出血,甚至憂慮生腦腫瘤。袁透露,有教師曾不小心從兩三級樓梯「碌」落地受傷,期間撞到頭部,之後出現天旋地轉,求醫始發現不是腦有大問題,而只是耳石移位。
袁指,除了跌倒,也曾有滑雪及玩過山車受過猛力衝擊的病人,經檢查後均證實因耳石移位導致暈眩及作嘔。要診斷耳石移位,可用一種叫Hallpike Test的簡單測試。袁解釋,若患者右耳有耳石移位,通常像髮廊洗頭般頭部平躺向後傾,再頭向右側,耳石便有機會碰到神經而暈眩,且眼球會不停跳動,當接受其他腦科檢查沒異樣,便更能確定是耳石移位。
耳石不可做手術取走,但可進行耳石復位治療,用手法轉動病人頭部,嘗試將耳石倒流到正常位置,治療過程需要五至十分鐘,成功的話,暈眩症狀及不正常眼球跳動會完全消失,或毋須用藥。不過袁孟豪指,耳石移位很大機會復發,感到不適時,切勿自行作耳石復位,應先求醫。
記者 戴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