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義執言:汶川大地震十周年

今天是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回顧當年港人在震驚和悲痛之餘,盡其人力、物力、財力,迅速開展本港史上最大規模的賑災行動。

港人各盡所能幫助受災同胞渡過難關。立法會共撥捐款達九十億港元,民間捐款達一百三十億港元。香港承擔了包括基建、醫療康復、教育、社會福利設施和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在內逾百多個項目,受惠人數近一千五百萬人次。

理大日前舉辦汶川大地震十周年論壇,總結其相關的工作成果,於大地震中傷亡慘重的映秀小學,該校的校長與部分老師亦有出席論壇,分享其經歷及體驗。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沈文偉的團隊對災後殘疾兒童的身心發展尤其關注,他專程邀請地震中失去雙腿的舞蹈家廖智擔任導師,促進災區與殘疾孩子共同組成舞團,以推廣社會共融。看到十年後的汶川,沈副教授認為災後重建已基本完成。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當年就港人對四川大地震災難態度意見調查顯示,被問到對內地民族的感情時,近九成受訪者表示「幾有感情」,說明大地震造成的災難令港人同體而悲,同舟共濟並踴躍救災,增強了港人對內地的民族感情。

港人對汶川大地震的救助,在內地人民心中已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因此,不要總是說內地如何幫助香港,港人對內地也有發揮守望相助的一面。港人與內地人民血肉相連、同舟共濟的精神,值得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