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過去的星期日,我聯同金屬銲接從業員協會及中電華員職工會舉行記者會,質疑中電及興建新電力機組工程的承建商,在招聘高壓焊接工時,不但沒有做好相關培訓,更在招聘時提出不合理的門檻,如燒焊工要識英文;而且工資比不用持有特別認證的燒焊工人的市場價,還要低約一萬元!承建商是不是想製造需要輸入外勞的假象?我和多個工會表示非常質疑。
這次高壓焊接工事件,其實工會早於一年前已去信發展局及中電,指出有關技能人手不足,要求盡早作出相應的培訓,但政府置若罔聞。工會只好自行協助工友到內地(因為香港沒有課程及認證)接受相關培訓,沒想到回港後工友應徵仍受到不合理門檻阻攔,讓人懷疑僱主有計劃傾向聘用外勞。日前機場第三跑道的填海工程中,承建商獲批五百一十八名外勞,創近十年新高,當中我們也發現僱主開出的薪金條件低於市價。期間工會曾向勞工處提出不滿,但勞工處照批不誤。僱主使盡補充勞工計劃的漏洞,以圖減輕工資及培訓的成本。像中電、機場等大型公共事業下的承建商,都如此濫用補充勞工計劃的機制。勞工處把關不力,猶如打開輸入外勞的方便之門,打擊本地工人就業和薪酬待遇。
在立法會,每次行政長官答問大會或各種辯論,只要有機會,代表商界的議員都會借機會向政府「訴苦」,要求政府擴大外勞,有時說為了香港的競爭力,或曰不要拖慢發展,或說服務一些有需要的人(護理行業)。但問題是,在本港有超過二百萬的潛在勞動力,當中單是婦女就有五十二萬。政府難道已做好了培訓、加強青年及少數族裔的職業配對,和支援雙職家庭的服務嗎?僱主真的有回應改善薪酬待遇分享成果的訴求了嗎?還是政府同僱主都覺得輸入外勞最省時、省力、省錢?在政府回應工聯會在立法會的提問中,顯示在二○一四至一七年間,勞工處共轉介二千二百三十八宗「補充勞工計劃」的申請至再培訓局,以便該局考慮度身訂造培訓課程,但四年來再培訓局從未開辦相關行業課程,令人懷疑再培訓局的積極性和決心。
從一九九九年到今日,生活成本不知貴了多少,但部分行業的工資增長,卻長期處於極低水平。參考政府統計處實質平均工資一七年第四季指數(以一九九九年首季為基數100),住宿及膳食服務業106.3,製造業103.7,社會及個人服務業更只有100.3。也就是說,這些行業十九年來工資接近沒有增長,我們的經濟成果去了哪裏?前線從業員如何面對生活?但除了製造業,上述都是業界聲稱的「人手短缺重災區」,數據說明了低工資是導致無人願意入行的因素。
輸入外勞對工資有甚麼影響?我以護理業為例,現時資助院舍不可以輸入外勞,但私人院舍可以。現時資助院舍護理員人手空缺率是百分之十八,工資中位數一萬五千元,私人院舍工資中數位是一萬二千元,人手空缺率卻只有百分之八。勞動市場是一種供求關係,亦有其流動性,薪酬待遇較佳的自然吸引較多人加入。企業及行業想爭人留人就要加人工,這對整體勞動市場都有水漲船高的效應。反之,輸入外勞是扭曲整體本地勞動市場供求關係,僱主在不加人工的情況下就可獲得足夠的勞動力,而且最終會造成溢出效應,影響其他行業,所以千萬不要以為不是在這些行業工作就與你無關。
因此,作為勞工界立法會議員,我反對擴大輸入外勞,同時要求勞工處就現有補充勞工計劃嚴格把關,避免僱主濫用計劃,損害本港市民就業;並要求政府相關部門加強培訓,加強雙職家庭在公共服務上的支援(例如託兒服務),拓展本港潛在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