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食「K仔」(氯胺酮)的後遺症不只是尿頻或失禁,更可導致肝硬化。香港大學及北區醫院昨日公布最新研究,經醫學分析二百多位吸食K仔人士的身體狀況,發現高達六成二受查的「索K」人士膽道系統異常,包括膽管擴張,肝酵素水平偏高,是肝硬化的危險先兆。若濫藥者成功戒毒後,大部分人病情可以逆轉。專家表示,有腹痛及排尿問題的濫藥者已屆高危,呼籲盡早戒毒。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司徒偉基表示,「K仔」是本港第二位最常濫用的毒品,有兩成三的吸毒者都有「索K」習慣,廿一歲以下的「索K」人群比例有上升趨勢,達致三成九。而「K仔」是強效迷幻劑,濫藥者會出現攻擊及煩躁不安的行為。過往已有研究證實「索K」可致認知障礙及記憶力喪失,且有尿頻、尿痛等膀胱受損症狀。
不少「索K」人士都伴有異常腹痛情況,惟之前沒有研究及臨床數據揭示成因。港大及北區醫院為此進行調查,在社區招募了二百五十七位「索K」人士,他們平均年齡約廿九歲,「索K」長達十年以上。這些濫藥者分別有七成三曾因腹痛向急症室求診,另有四成六人因排尿困難而求診,研究人員透過驗血及磁力共振方法分析他們的膽道功能。
結果發現,超過六成上述人士有肝酵素偏高情況,六成二人膽道系統受損,最常見是總膽管及肝內膽管擴張。司徒偉基指出,膽道受損可影響膽囊排放膽汁功能,長遠可令肝臟受損,並演變成肝硬化。在研究對象中,一名年約五十歲的男士因「索K」超過二十年,最終確診晚期肝硬化離世。
不過,當中六名成功戒毒人士一年後再接受檢查,發現膽道功能恢復正常,腹痛問題也緩解,肝酵素亦回復正常水平,反映戒毒可令病情逆轉。司徒偉基說,有腹痛及排尿困難或已是膽道受損先兆,尤其本身只吸食「K仔」一種毒品者,「K仔」吸食量或因而較多,呼籲要盡早進行膽道系統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