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於覓地建屋、出招協助市民上車置業等工作未見突破性發展,市民望穿秋水希望於新一份預算案獲得啟示,最終失望而回,預算案在房屋問題上沒有新猷,亦沒有回應外界多個強烈訴求,包括放寬按揭成數、私人住宅租金扣稅。
香港樓價被謔稱為「癲價」,有調查更指港人不吃不喝十多年才可望上樓,這也許解釋了一個真實現象,就是為何政黨、關注基層團體等每隔一段時間便有真實個案輔以調查對傳媒公布,全方位控訴政府的房屋政策與民情脫節,甚或控訴遭現行機制不公平對待。
就以近日一個涉及非長者單身人士輪候公屋的調查為例,近半受訪者是生活於劏房,另有近七成受訪者已申請或剛入表申請公屋,然而輪候時間中位數是超過五年,更有一成六受訪者已輪候超過九年仍未上樓。由此觀之,如果由十八歲開始輪候公屋,隨時三十歲都未「望見家鄉」。
今次調查主要揭示的問題,是房屋委員會早年修訂以年齡因素作為分配公屋準則的重要考量,加上惡劣居住環境難以量化,令年輕單身者自覺頻頻「被插隊」。事實上,非長者單身人士輪候公屋的苦況,只是住屋難的冰山一角。市民有一個安樂窩,本來應該屬於必需品,但在樓價只升不跌、供求長期失衡的情況下,市民的安樂窩已成為奢侈品。
無論如何,政府想方設法滿足市民居住需要,社會各界理應認同此目標,關鍵是解決住屋問題的手段,例如有人撐維港以外填海,有人撐發展粉嶺高爾夫球場用地,有人撐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據報一場涉及土地供應的大辯論即將展開,還望社會今次是最後一次就覓地建屋的來源作正反辯論,各方在訂立優先次序後都不可以輸打贏要,否則再次陷入議而不決的泥沼,全港市民都是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