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投保專業責任保險的「震撼保費」有擴大趨勢,繼婦產科醫生一度遭加保費至高達卅六萬元一年,業界相信至少四個專科的醫生專業責任保險費將加到「臨界點」。有兒科醫生透露,最近獲保險公司通知,今年年中將會把專門照顧初生嬰的兒科專科醫生定為高風險類別,預料保費或由現時五萬元倍增至十萬元一年,保費激增隨時轉嫁病人,兒科診費勢加價。
據了解,部分索償風險較高的專科包括脊椎骨科、整形外科及腦外科的專科醫生,業內只有一間保險公司接受他們承投專業責任保險,保費一直高企,據悉腦外科保費已上漲至貼近四十萬元一年。
兒科專科醫生劉成志指出,醫療保障協會(MPS)目前是提供兒科專科醫生專業責任保險的唯一保險公司。約兩、三年前,該公司已將照顧一個月以下新生嬰兒的程序定為中度風險。今年一月,業界再接獲MPS通知,由今年五月起再就兒科醫生的服務範圍有新定義,需要照顧七日大的初生嬰、在產房協助急救初生嬰、或有產前跟進需要的兒科專科醫生,若符合上述任何一項條件都會列入高風險類別。
劉成志表示,MPS尚未公布新保費,但他估計新定義將會令部分兒科醫生的每年專業責任保費由現時五萬多元,增至約十萬元。他已聽聞有一名資深兒科醫生表明,若保費貴得無法接受,惟有削足就履,在私院「掛單」診症時,只照顧六、七歲的「大仔」,不從事「高風險」的兒科治療服務。他亦相信,若保險公司確定加保費,業界難免將成本轉嫁病人。
香港兒科醫學會會長陳志峰表示,以他理解,MPS主要是為了將住院的新生嬰兒定義分得更仔細。學會正做問卷調查向醫生會員收集意見,預料本月內有結果。他相信若保費增加,不但影響私人執業兒科醫生,有處理私家症的大學教授也會受影響。若市面上有另一間保險公司為醫生提供保費較相宜的「包底」服務,問題或迎刃而解。陳又認為社會的醫療賠償制度有改善空間,若每次有醫療失誤都單以金錢量度,並要醫生付上「天價賠償」,只會令減少醫生與病人互信,最終是市民的「大損失」。
記者戴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