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欄談到《蘋果日報》請來一批術數家,對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命相穿鑿附會、信口胡謅一番,筆者對此大肆鞭撻。不過,主要是針對《蘋果》將花邊消息當作嚴肅新聞處理的手法,至於江湖術士的花言巧語,本人其實見怪不怪,他們也是為餬口而已,信者自信之,不信者自不信。我之所以提出這個話題,目的是想引出今日要談的內容,希望專業的政經評論者,不要走上江湖術士之路。
江湖術士的特色就是喜歡事後諸葛亮,習近平寂寂無聞時,沒有哪位玄學家能慧眼識荊,待他「時來風送滕王閣」後,你才大談他如何龍行虎步,有天子威儀,那便是附會之言,等同於廢話。習初掌權時,曾被視為「好好先生」,沒甚殺傷力,是朝中江派、胡派、太子黨都可接受的人物。其時,你若沒能看出他有乾綱獨斷的相格特徵,今日就別煞有介事地指他如何耳有反骨,定然是心狠手辣、愛獨攬大權之人,因為這都是十分不負責任的言論。
醫卜相士在江湖上謀生,要如此自欺欺人也就罷了,奈何在財經界、政論界有很多專家學者都愛事後諸葛亮,在下對此最是不屑。股市、樓市升,專家們便找來一籮筐的理由唱好;到市況突然逆轉,就將之前的言論棄如敝屣,又堆砌出一大堆理由解釋跌市如何理所當然。不少政治評論者亦是這般模樣,對時局見好唱好,見壞唱壞。
筆者雖不才,但對「牆頭草」式的評論也不屑為之,看錯就看錯,看對就看對,言論應一以貫之。本欄經常會重提以往的觀點,偶有預測準確的,在文中再提起,絕不是為自我炫耀,因為我亦常有看錯的地方,之所以重申以往觀點,只是為強調論述方向的前後一貫性,否則我們當時事評論的,又與江湖術士何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