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後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在一國兩制框架下之營運明顯出現了偏差,這大概是朝廷和反對派的「共識」,只不過這種「共識」是相反認知的,朝廷認為「偏差」朝向「一國」受到挑戰、中央權威受到削弱;反對派認為「兩制」受到侵蝕,「一國」社會主義衝擊香港資本主義。
站在各自的立場都會認為自己的認知是正確的,也都能擺出大量「無可爭辯的事實」支持自己的認知,這樣的爭拗愈演愈烈,永難止息。雙方也曾溝通交流,看看能不能找出解決方案,然而最終徒勞。不過,港人看得清楚,頗長一段時間,朝廷在政改、二十三條立法等問題上是作出過讓步的,朝廷相當「在意」港人對「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感受和焦慮。然而,反對派得寸進尺,咄咄逼人,不斷狂妄聲稱這是他們「鬥爭勝利的成果」,譏諷朝廷是「紙老虎,一捅就破」。他們以為朝廷真的怕了他們,只要他們「堅決鬥爭」、「發動群眾」,威脅「香港會亂」,得到「國際社會支持」,就能迫使朝廷不斷讓步。一些人被他們蠱惑忽悠,更有年輕人在反對派「逢中必反」、愈反愈激且能有所得逞的示範下,激進瘋狂,忘乎所以,提出港獨分裂主張,頗有行動。
形勢嚴峻,後果嚴重,發展下去,一國兩制有累卵之危,中央怎麼能不痛下決心調整對港工作方針?怎麼能不由寬而嚴、築好籬笆、針鋒相對、寸步不讓,必要時「收復失地」?這就是中央全面管治權提出的背景和實際需要。
中央全面管治權首先要維護的是一國兩制的憲政秩序、制度框架,其次要解決「港人治港」如何選好人、用對人,和中央保持一致,管好香港,做好上述工作,「高度自治」方能守好本分,安身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