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智能交通裝置擺錯位嘥銀紙

智能交通裝置多此一舉?政府增設智能交通系統,推出「延長閃綠燈」及「視像行人偵測器」智能交通燈裝置,共斥資近六百萬元,目的是令交通更暢順,市民更「易行」。不過,本報日前到多個試點實測,卻發現「延長閃綠燈」的部分試點原有綠燈時間充裕,長者過路亦綽綽有餘,裝置無人問津;以鏡頭感應人流而加快轉綠燈的「視像行人偵測器」,因視像區現盲點而要人白等,又有試點行人指加裝系統後,閃綠燈時間反而更短更難行。關注長者團體斥運輸署做法多餘,寧願劃一延長綠燈時間,立法會議員斥擺錯位令致浪費資源。

運輸署今年一月起在全港九個過路處安裝「延長閃綠燈」智能裝置,讓長者及殘疾人士利用個人八達通拍卡就可延長綠燈閃燈時間三至四秒。記者日前於牛頭角道試點實測,行人綠燈時間有二十四秒(包括閃燈),一般成人橫過馬路需八至九秒,大部分長者亦能在十五秒內完成。用雨傘撐地、行動緩慢的徐婆婆拍卡延長過路時間四秒,但過路後「綠公仔」仍然剩下超過十秒,她坦言:「我行得慢都過到,唔使拍卡都夠過。」

憂拍卡被扣錢 長者棄用

該處設有俗稱「黃盒」的交通燈行人過路按鍵,按掣可加快轉綠燈,記者發現該處平均約二十四秒就轉燈,行人毋須按掣亦很快等到過路機會;下午一小時內亦未見有人拍卡。

另一試點設於香港仔鴨脷洲大街,綠燈時間約十七秒,已足夠橫過兩條行車線,但由於該處車流不高,不少行人未有按「黃盒」,又不用拍卡,卻違規過馬路。黃伯伯知悉拍卡可延長綠燈時間,但憂慮會被扣錢而棄用,他又指該處綠燈時間充裕,直斥數十萬元加裝系統「好貴」。

「啲老人家冇乜意欲拎卡又拍卡,不如索性劃一延長有需要路口嘅綠燈好過!」香港長者權益協會總幹事李立航稱,延長「綠公仔」數秒對司機影響不大,長者取卡、拍完、再收起反而不便,批評裝置造價高昂但成效不大,屬浪費公帑。

綠燈時間變短 市民炮轟

另外,運輸署正於五個地點安裝「視像行人偵測器」,透過多組鏡頭偵測行人,即加快轉綠燈。其中一個試點於長沙灣深旺道過路處,該處需橫跨六條行車線,惟大部分人疑因未知有視像偵測而按「黃盒」,亦恐因系統有盲點,有人站在框內亦未見轉燈。無論按掣或視像偵測,等候轉燈時間需時約四十秒至一分二十秒,不少人認為按「黃盒」準確度更高。急步橫過馬路的李太直斥,該智能系統多餘,「我覺得有個掣已經夠,延長個綠燈時間仲好!」她又指現時綠燈比以往短,要在二十三秒內橫過六條行車線,難倒不少長者及小童。

另一試點跑馬地樂活道及連道交界過路處,視像系統懷疑失靈、支架生銹,當有人站在黃框,裝置卻未有啟動,即使按着「黃盒」,亦要呆等超過兩分鐘才轉燈,不少人冒險衝燈過路。

運署回應 稱會評測檢討

「佢裝喺啲冇人用嘅地點,就係嘥錢!」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恒鑌指,智能交通裝置概念上屬好事,惟當局應針對過路時間不足的路口,並非隨處安裝致無人使用。當局理應全面評估現有交通系統及統一更新,而非「呢度整一樣,嗰度整一樣」,令市民無所適從,亦浪費公帑。

運輸署發言人指,「延長閃綠燈」及「視像行人偵測器」智能交通燈裝置開支共約五百八十萬元,前者為應用科技,方便長者及殘疾人士過馬路,會實地測試期間搜集市民意見,作出評測及檢討;後者為改善交通燈控制過路處的道路及行人環境,署方在測試路口進行詳細人流及車流調查,評估計劃可否提升交通路口運作效率。

圖:黃家豪、朱偉坤

文:林建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