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禍政爭 20年歷多次移民潮

【本報訊】香港過去二十年經歷多次移民潮,大多與政制發展及經濟環境有關,其中不少港人對回歸後的政制發展心懷恐懼,九七年移民人數突破三萬人;○三年疫症「沙士」大規模爆發後,亦導致部分港人憂心忡忡,致移民人數再度回升。至一○年代起,社會問題及中港矛盾令部分人對前景失去信心,加上一四年佔中事件,激發更多港人擇居他鄉。

沙士恐慌 經濟蕭條

近年最震撼的移民潮要數九七回歸當年,按資料顯示,當年有三萬零九百人移民,往後的數年每年亦持續有逾一萬多人移民,主要是港人對回歸心存恐懼,包括政制發展以及社會制度等各種因由。

到了○三年,全港爆發高傳染性的疫症非典型肺炎(沙士),香港被列為疫區,疫症奪去近三百條人命,當時引起全港恐慌,樓價急挫,經濟蕭條,失業率上升,不少港人擔心經濟從此一蹶不振,萌生移民念頭,有移民公司透露,單計疫症肆虐期間,就有逾二百宗移民查詢。

時至一○年代後期,各種社會衝突浮現,如中港矛盾及樓價持續飆升,令部分港人對前景失去信心,一三年上半年已有近四千人移居海外,較一二年同期上升近一成。而一四年佔中事件發生後,社會矛盾更趨向白熱化,致使往後數年的移民人數再現升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