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猝死一旦出現症狀可於一小時內奪命,大部分病發者在家中或街上病發,未能及時搶救,死亡率極高。有研究顯示,僅百分之二點三的發病者於三十日後仍存活。心臟科醫生昨指出,部分病發者有心室纖維顫動或心室性心搏過速,可透過植入心臟除顫器預防。選用新式全皮下心臟植入式除顫器(S-ICD),更可減低植入時受感染風險。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前院長劉柱柏昨表示,本港二○一二至一三年有五千一百四十一宗醫院外心臟猝死個案,當中八成半人送院後喪命,僅百分之二點三人經搶救,留醫三十天後仍生存。幸存者中,百分之八點七其後確診心室纖維顫動或心室性心搏過速。劉認為,這批病人及其家屬若接受心電圖及醫生臨床評估,若發現家屬有猝死病史或遺傳風險,應考慮植入心臟除顫器(ICD)在體內,有助減低猝死風險。
傳統的ICD需在血管植入除顫器導聯線,過程中要血管穿刺,導線在心臟或血管內亦有較大受感染或受損風險,需移除或更換。醫學界近年出現新式全皮下心臟植入式除顫器(S-ICD),毋須經血管植入導聯線,改於皮下植入,以更大焦耳的電量穿過骨骼,對心臟產生電擊,同時減低感染風險。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候任院長陳藝賢指出,本港自一四年起有一百三十一名病人已植入S-ICD,手術成功率達百分之百。
惟S-ICD的缺點是無起搏功能,陳藝賢表示,需要起搏治療、心臟衰竭、未能通過心電圖篩選測試的病人均不適用。由於篩選合適病人的條件較嚴謹,估計本港臨床上適用的個案約佔三成。他補充,除了靠除顫器,若家庭成員有猝死病史、冠心病及心肌梗塞患者,應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及控制三高,預防心臟猝死。
六十八歲的吳先生曾植入傳統心臟除顫器,後來因除顫器導聯線耗損,一四年更換了S-ICD。吳先生昨說,因從事機械維修工作較勞動,疑因此令導聯線易耗損,安裝S-ICD後感覺較自如,暫未出現不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