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弱勢社群App 資助斷纜 數碼難共融

數碼共融無影,創科何在?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資科辦)一二年起推出數碼共融流動應用程式資助計劃,資助非牟利機構為弱勢社群而設的應用程式(App),計劃最後一輪資助期去年結束,十七個Apps頓變「孤兒仔」。多間機構代表指有關Apps令用家生活大為改善,惟每年需自付至少十萬元管理費,憂慮Apps將無以為繼。雖然有關計劃已納入創科生活基金範圍,但資助門檻高;創科生活基金秘書處亦承認基金去年五月推行至今,僅四宗Apps獲批。

「下下要人讀晒餐牌啲字出嚟好費時,我哋唔記得咗又要人哋再讀過,自己都唔好意思;但有App之後只要聽聲,揀餐廳名、菜式、價錢等就得,方便好多!」香港失明人協進會資訊科技顧問委員會主席周鍵圳形容,獲有關計劃資助四十多萬元的《點菜易》App以聲音導航,深受會員歡迎,總下載逾三千七百人次;目前參與餐廳有七百多間。

成無障礙工具 幫助殘障者

另一獲資助三十多萬元的《芝麻開路》App,同樣能發聲,更能以GPS定位,讓視障人士按其身處位置,預早規劃前往各地的路線,總下載逾四千一百人次。該會資訊科技顧問委員會副主席袁建明直指,有關Apps可謂無障礙工具,冀繼續資助Apps外,亦促請設立一筆資金,專門供社福機構發展資訊科技。

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兩個Apps《聰鳴語音工具箱》、《精靈小耳朵粵語語音辨別訓練》亦分別獲該計劃資助四十多萬元及二十多萬元。該會總幹事何潔玉指,一直利用這些Apps作為聽障兒童的課堂教材及言語治療訓練。她強調,零至六歲是聽障兒童接受語言訓練的黃金年齡,Apps於手機和平板電腦使用,家長及教師可靈活地安排訓練時間及地點,故反應踴躍。

納創科生活基金 競爭激烈

有關計劃在一二至一七年推出三輪資助,資助十三個社福機構共十七個Apps的首年費用,計劃結束後,已納入創科生活基金的範圍內。有別於有關計劃可供非牟利社會服務機構申請,有關基金則一般接受社會福利署資助的非政府機構及公共機構等,數目存在差異。此外,有關計劃資助對應弱勢社群需要的Apps開發費用,但有關基金對申請項目的評審準則包括為市民大衆或特殊社群帶來益處、創新及科技含量、可行性及可持續性、財務因素及申請機構的技術及管理能力,項目可以是Apps、產品、服務、軟件等。

有關計劃諮詢委員會成員之一、香港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會長陳家豪坦言,對該計劃突然中止感到可惜,又指事前並無被知會,認為新安排令非牟利機構小型項目申請更困難,「以前計劃好具體,針對弱勢社群,但新嘅基金範圍太大;舊計劃每年拎幾百萬出嚟分,每個項目分幾十萬,但轉做基金,單係一個項目已經幾百萬,背景能力弱嘅非牟利機構好難爭,亦無IT人合夥,教點符合創科元素!」

迄僅4宗非牟利項目獲批

資科辦回覆指,三輪資助計劃備受非牟利社會服務機構歡迎,共收到超過一百宗申請,每個App資助金額介乎於十七萬多元至四十八萬多元,截至去年十一月,十七個程式共錄得約十一萬五千多次下載。創科生活基金秘書處則回覆,基金在去年五月底推出,至今收到三十三宗申請,當中獲評審委員會支持的是四宗由非牟利機構申請開發的Apps項目,涉及資助金額約八百萬元;有關計劃下的機構如欲開發新Apps或優化現有Apps,可以考慮向基金申請資助。

社署發言人回覆指,政府在○八/○九年度和一四/一五年度為接受整筆撥款資助的非政府機構,提供分別每年額外兩億元及一點六億元的經常性撥款,以增強他們中央行政支援,機構可運用撥款來處理資訊科技項目的開支。

圖:吳康琦

文:劉潔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