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週刊》賣盤衰收尾 交易疑點重重

【本報訊】壹傳媒出售台港《壹週刊》等雜誌業務的計劃,擾攘半年終告「衰收尾」,惟整單交易仍然疑點重重,訊息披露不清不楚,買賣雙方不時隔空互片,各說各話,甚至有可能對簿公堂。有金融界人士直言,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監管上卻縱容如壹傳媒等上市公司在資訊披露上糊裏糊塗,恐破壞香港金融管治聲譽,如同摧毀法治。

壹傳媒股份上周五開市前停牌,至同日傍晚發表通告稱仍未收到買方承諾將支付的資金,因此視作其終止交易。公告內未有提到交易不成之後的「殺訂」事宜或涉及金額。據今年一月三日,即出售《壹週刊》香港業務限期屆滿的翌日,壹傳媒公布,黃浩已向該公司支付款項淨額1.08億元,以及歸入餘下資產的另一筆初步保證金4,000萬元。黃浩其後接受訪問時亦直言,其所持有的公司已接掌《壹週刊》香港業務。

殺訂賠訂 外界無從掌握

然而交易觸礁後,壹傳媒究竟會否向買方殺訂,抑或會向買方賠訂?公司未有披露,外界亦完全無從掌握;而壹傳媒聲稱未收到買方所承諾的資金,來龍去脈亦是交代得不清不楚。

財金界人士指,買賣雙方隔空你一言我一語,訊息混亂兼互相矛盾,投資者難以從中掌握。然而,壹傳媒由宣布完成出售《壹週刊》香港業務至表示交易款項轉帳出現問題,存在逾兩個星期「時差」,公司在事件上公布的消息令人感到極度混亂,監管機構有必要正視跟進,確保市場能掌握確實情況,保障投資者。

金融界指形同摧毀法治

有金融界人士直言,近期港交所打通中國股市之餘,更計劃吸引巨型科網企業來港上市,證監會則揚言要「打老虎」,整頓市場秩序,但在監管上卻縱容如壹傳媒等上市公司胡亂披露資訊,恐破壞香港金融管治聲譽,更形同摧毀法治。

另一方面,有分析員指出,壹傳媒賣產交易告吹,需重新接掌虧損連連的雜誌業務,業務前景堪憂,勢重創壹傳媒業績及股價。事實上,壹傳媒過去數年書籍及雜誌出版及印刷業務累積虧損驚人,由二○一五年至二○一七年三月底止三個財政年度,累蝕6.12億元,加上二○一七年九月底止中期業績虧損6,764萬元,有關業務合共蝕6.8億元。

壹傳媒股價累挫近四成

自從壹傳媒公布出售《壹週刊》後,股價在這半年裏持續波動,以上周五停牌前股價0.345元計算,較去年七月公布交易前的0.37元還要低,若以公布交易後的收市高位0.55元計算,更累積下挫37%。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