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出土」二戰千磅重空投彈,為本港歷來第二大「鬧市炸彈」,拆彈專家花廿六小時「燒滅」。該枚內藏五百磅黃色炸藥的二戰美軍空投彈,前日在灣仔會展地盤被掘出,一旦誤爆殺傷力巨大,碎片可飛彈至九龍對岸,警方疏散附近逾千名居民,拆彈組廿二名成員傾巢出動,經過晝夜工作,用水力磨砂切割術在炸彈外殼「鑽洞取藥」,然後就地燃燒盡炸藥,因炸彈位處環境狹窄及傾斜,精確計算切割角度需時,稍有差池便有爆炸危險,至昨午終成功拆彈化險為夷。
該枚長眠廿五米地底逾七十年的炸彈,為美軍二戰時使用的ANM65型高爆空投彈,長一百四十五厘米,直徑四十五厘米,全彈一千磅重,包括五百磅黃色炸藥,前日早上七時許,在港鐵沙中線會展站地盤近灣仔會議道與杜老誌道交界地底被工人發現。警方爆炸品處理課人員到場勘察,確定炸彈型號及狀態後,認為就地處理的風險較低,但需要大規模封鎖附近街道及疏散有風險的居民。
警方估算,該炸彈威力巨大,碎片可飛至一至兩公里以外,產生的氣流及熱力可令方圓二百至三百米的建築物受損、玻璃爆裂,甚至令鄰近的大廈倒塌。警方將現場方圓四百米的道路封鎖,並疏散附近地盤、酒店、大廈及會展內共一千五百五十二人,在拆彈行動期間,封鎖範圍進一步擴大。
警方爆炸品處理課由高級炸彈處理主任、處理主任、助手及後備人員,共廿二人全部出動,經過長時間準備工作後,至昨日凌晨三時許,拆彈專家展開拆除程序,同樣採用一四年在跑馬地拆解同類炸彈的「水力磨砂切割」技術,透過高壓水力混合鋼砂,在炸彈上精準切割三個窿,令炸藥外露,然後用「冷凍」溫度燃燒,惟專家切開第一個窿後,發現其餘位置較難開窿,加上環境窄及炸彈傾斜,故需時更精準計算切割角度。
至昨日下午一時許,拆彈專家經過約十小時努力,終完成拆彈程序,燃燒炸藥期間,地盤內冒出黑煙。及後拆彈組人員用吊機將炸彈外殼運離現場,可見彈殼上被切開多個大窿,外殼有熏黑痕迹,現場亦逐步解封。
爆炸品處理課高級炸彈處理主任周錫健表示,該炸彈是香港史上在市中心發現的第二大炸彈,拆彈行動順利完成,無人受傷及無造成任何損毀,惟因今次行動中面對多項困難,故較一四年的行動花較長時間。由於該炸彈埋藏在地下約廿五米深位置,環境較狹窄,且炸彈位置有少許傾斜,拆彈程序亦較為複雜,整個行動部署、準備及拆彈共花費約廿五至廿六小時,雖然較預期的難度高,所需時間亦較長,但最終仍能順利完成,他指燃燒炸藥時是整個行動最危險的環節,但他坦言:「其實成個過程都有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