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論者指全世界的首次置業者,大多是依賴二手市場,唯獨香港的市況被扭曲,年輕人「上車」很大程度上要靠新樓。但全新樓宇普遍定價高昂,最終吃肥的,還是那些大地產商。
梁振英出任特首前後,社會上幾乎眾口一詞,認為香港的樓價是給炒家炒貴的,當時的人差不多視之為定律,於是政府出盡法寶,實施各種「辣招」,試圖將炒家趕盡殺絕,以為便可將樓價壓住。其時,筆者便力排眾議,在專欄中提出一種近乎是「大逆不道」的看法。我認為香港的樓價是貴,但沒證據證明是給炒家炒貴的。貴只是市場的實際需求與自然現象,要解決斷不是該從打擊炒家入手,因為新措施隨時會有後遺症,害苦了真正想買樓自住的人。
幾年前,我指樓價「合理」,未必是被炒家炒高,那是因為買樓收租的回報率,跟其他資產的回報率相近。當時收租的回報約三厘,持有的士牌出租或買入人民幣收息,回報也是三至四厘。當銀行存款接近零利息的情況下,資金自然會流向其他回報較高的資產,而樓宇的回報率既然跟的士牌與人民幣相近,證明它並無被炒家扭曲,樓價高是市場的自然狀況,所以打擊炒家是沒用的。
事實證明,在梁振英任內雖然辣招用盡,炒家幾乎給趕絕,但樓價的升幅是過去三任特首之最,五年間升了五成。如今社會上不少人終於夢醒了,不再完全將責任歸咎於炒樓幫,開始明白到高樓價主因是土地供應不足。如果早年能夠用趕絕炒家的力度去尋找土地,樓市又何至於此?這是政府錯判問題的又一例子。政府以往積下的辣招,弄得二手市場一潭死水,樓宇供應更少。只有大發展商有辦法替首置者破解辣招,故要上車的,大多還是被迫向發展商買高價新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