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潛水熱點之一的赤洲有珍稀的魔鬼魚及珊瑚,漁農自然護理署就珊瑚礁展開的新一年普查發現,赤洲的珊瑚覆蓋率大跌三成,石珊瑚覆蓋率亦只有近三成。調查同時發現,反映珊瑚健康狀況的色素濃度指數亦有變化,在三十三個普查地點錄得的平均指數較去年微跌,不過,漁護署仍指普查結果顯示整體珊瑚生長健康穩定,生物品種豐富。
今年普查於六月展開,為期四個月,範圍涵蓋香港東部水域最多珊瑚生長的地方。結果顯示,三十三個普查地點的珊瑚覆蓋範圍介乎百分之十一點四至百分之八十三點五,當中以橋咀洲北的百分之八十三點五屬最高,而有二十個地點錄得相當高、即超過五成的珊瑚覆蓋範圍,高覆蓋地點比去年多一個。
不過,普查亦發現,個別地點珊瑚有受損或白化現象,出現白化地點有九個,比去年多兩個,漁護署表示,情況輕微及局限於個別地方,原因可能與今年夏季水溫持續上升有關。普查團隊又在十一個地點進行珊瑚檢視,以量度色素濃度方法評估珊瑚健康狀況,結果顯示色素指數平均指數為四點○九,雖比去年跌○點○二,但仍遠超於三的一般指數平均值,顯示珊瑚健康狀況良好。
漁護署又指,個別地點發現有棄置魚網的情況,但影響程度僅屬輕微,署方會安排承辦商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