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院士中委創新高 大國重器顯推力

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近日陸續公布新一屆增選院士名單,四位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入選。中國石化總經理戴厚良、昆明理工大學校長彭金輝,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空研究院副院長楊偉、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則獲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十九屆中央委員會中,兩院院士有二十五人,較之十八屆的十五名,大幅增加三分之二。加上新增四人,院士中委達到了創紀錄的二十九人。

學優則仕 升遷快速

二十九名院士中委,有八名中央委員和二十一名中央候補委員,八名中委包括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工程院黨組書記李曉紅、中國科協黨組書記懷進鵬、安監總局局長王玉普、質檢總局黨組書記侯建國、中國僑聯主席萬立駿等部委單位正職,突出體現了「學而優則仕」。

院士從政以往並非沒有先例,但大多集中在科教系統;中共十八大之後,中央明顯加強了對高級知識分子的多崗位鍛煉培養。如懷進鵬、侯建國,原來分別擔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校長,相繼調任工信部、科技部副部長,又外放天津市委副書記、廣西區委副書記,十九大之前回京升遷為正部級。李曉紅則由武漢大學校長調任教育部副部長,再掌工程院。萬立駿是繼侯建國之後的中國科技大學校長,也在十九大前夕調掌僑聯。

這些院士中委都屬「海歸」,萬立駿是一位納米分子技術專家,曾在日本留學多年,回國後擔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所長。侯建國曾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俄勒岡州立大學從事研究工作,是單分子物理化學領域具有國際影響的學者。懷進鵬曾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

這些高級科技人才,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兼具國際視野,且沒有派系色彩和政治野心,屬於身家清白、政治可靠、專業過硬。另外,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現任中組部部長陳希,出身高校,曾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與懷進鵬、李曉紅、侯建國、萬立駿這些大學校長們經歷相似,淵源深厚。陳希當年先後歷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教育部副部長、遼寧省委副書記、中國科協黨組書記,與懷進鵬的軌迹幾乎如出一轍。

軍工專家 獲得重用

另一方面,一大批為航母、殲20、天河超級電腦等大國重器立下汗馬功勞的頂尖科學家,也在十九大成為院士中委,凸顯了高層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如殲20隱形戰鬥機總設計師、中國航空研究院副院長楊偉,「航母電磁彈射之父」、海軍工程大學教授馬偉明,天河超級電腦總設計師、軍事科學院院長楊學軍等。此外,還有眾多尖端武器專家入選候補中委,如電腦專家、戰略支援部隊第五十八研究所研究員黃民強,空軍工程大學教授、空軍「飛機推進技術」高新技術中心主任李應紅。

而馬偉明團隊開發的中壓直流輸電網技術,為航母艦載機發展掃清了重大障礙,令中國擁有了可靠的電磁飛機彈射系統技術,這對中國海軍軍力發展至關重要。殲20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航空工業力量的代表作,總設計師楊偉此前還曾任「猛龍」(殲10)、「梟龍」等多款戰鬥機的總設計師,被譽為「航空少帥」。

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科技強軍也被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中國對航天、航空、艦船、核能等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的研發力度不斷加大,以此作為大國地位的支撐和象徵。而十九大提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等目標,都需要這些尖端科學家領軍,故而給予相應的政治酬庸,以發揮示範導向。